1.护士采集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采集细节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掌握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采集和采集标本容器、标本量、...[详细]
检验医学是一门跨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实践的高水平结合。医学检查是医生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检查方法的不断增加和...[详细]
血细胞检测的主要起点是诊断和消除患者自身的血液疾病。在具体的临床血液检测工作中,其血细胞检测水平和指数的测定受到许多相关因素的干扰,导致临床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详细]
1.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新颖教学方法 根据《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的要求,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应...[详细]
在我国,本科临床医学是一门医学临床学科,主要涉及临床治疗和研究危重症状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抢救护理方案,是一门具有深远实践意义的学科。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教师在创造...[详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医学领域的技术和学术跨国交流逐渐频繁和深化。自1995年我国高校自主招收国际学生政策实施以来,国际学生教育在中国发展迅速,医学专业在中国的国际学生数量...[详细]
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以德育为核心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内外形势等内容太多。在课堂上,它从不涉及学生的个性需求。这种教育对老师来说很累,对学生来...[详细]
在本次调查中,86.2%的医学生愿意以全科医生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方向,这与朱静芬等[1]对上海市全科医生培训学生的调查结果(78.9%)相似,表明本科阶段的全科医学教育对临床医学专业...[详细]
继2011年国务院《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导意见》之后、自2014年卫生部发布《全科医师标准化培训通知》以来,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指导和鼓励高...[详细]
2.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结合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医院教师和教学条件的资源优势,重点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技能、人文素质等方面完善实...[详细]
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背景临床医学专业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专业。非直属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培养高素质...[详细]
2016年,中国卫生工作新政策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任务。临床医学教育应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实施预防优先和...[详细]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变化,为了满足医学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自2015年起,医学院校实施了教育部等六个部门关于深化医学教育协调临床医学人才培训改革的意见,新招收临床医学硕...[详细]
内科是临床医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课程内容复杂,理论抽象,学生普遍难以学习,内分泌和代谢原因的发病机制决定了教学的难点。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院...[详细]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生成为临床医师的唯一途径。医师资格考试由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医学笔试组成[1]。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