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处于脱节和分离状态

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1.课程改革的总体原则

“突出专业,优化内容,注重能力,兼具特色”,“突出专业”是指临床医学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突出预防医学专业的特点,将预防医学教育渗透到临床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优化内容”是指根据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以及卫生防疫工作的需要,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优化精选讲座内容,注重各学科的交叉整合,使教学内容既能反映当代医学发展的成果和信息,又能符合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注重能力”是指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的结合,注重实践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能力的评价和评价,“兼具特色”是指在课程体系安排中充分利用和发挥医院的学科优势。加强肿瘤学科和全科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

2.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课程内容体系是整个改革的核心;课程组合及其教学方法,即教学模式是课程结构改革的关键和立足点。根据培训目标的要求,认真梳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教学原有课程,重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加强小组讨论式教学的实施,形成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和卫生事业需要的新的预防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新课程体系突出以下几点:

2.1突出预防医学专业的特点

在临床医学教学工作中,突出预防医学专业的特点,重视大卫生观念的树立,积极探索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有机结合,将预防医学教育渗透到临床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当前公共卫生的现实紧密结合,强调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疾病相关的可控发病因素、疾病的预防、群众防治和健康教育。将三级预防教育纳入各相关临床学科,预防医学教育始终贯穿于临床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将医疗实践与预防保健相结合,贯彻临床医学教育的“三基”要求和对实际工作的态度。这是临床医学教育战略意义的重点转移,对21世纪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2.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培训目标、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公共卫生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梳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教学原课程,确定所需的知识结构,重新设计和安排课程组合形式和教学方法。打破原有桥梁、系统、中小型课程的明显三阶段教学。整合桥梁课程内容,加强和优化物理诊断内容。优化、完善系统课程和中小型课程的教学内容,处理各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中的联系,尽可能反映课程之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减少重复,删除过时和陈旧的内容,增加新知识、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整体反映了增加知识的广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改革教学方法,降低理论课程的教学比例。理论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本学科的总论、概论和重要的核心内容。非理论教学的内容主要以临床实践案例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内容。

2.3充分发挥医院学科优势,增设新兴学科课程

目前,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处于脱节和分离状态[3]。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是弥补多年来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裂缝的最佳选择和最佳方法[4]。特别是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势在必行。我院是北京第一批“全科医生标准化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增设全科医学课程。在临床实习阶段增加两周的社区实习,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内容,有利于弥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裂缝,为今后的公共卫生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开辟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各种肿瘤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原课程结构中各学科的肿瘤性疾病分散到各专业学科,重复内容多,缺乏系统性。本课程改革充分发挥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的学科优势,将肿瘤疾病整合到新的临床肿瘤学课程中,系统解释病因、流行病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突出特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4优化实践课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小班实践课程用于补充和应用理论课程内容,是加强学生临床思维、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完善小班内容,删除外部课程的手术和专业检查和治疗内容,加强无菌概念。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法。例如,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大多以临床实践案例的形式出现,注重案例和医学的基本内容、临床基本原则、疾病群体防治、案例相关伦理、医患沟通、医疗法律法规,使学生掌握临床实践知识内容,促进“能力导向”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团结合作精神。努力实践活动课程化,以现状调查课题为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加强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结合,加强学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学习的早期接触。

2.5整体优化实习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整体优化实习内容,在短短16周内,实习内容重点关注常见内科疾病、传染病监测疾病和妇幼保健。实习期间,加强三基培训,强调培养生产实践阶段的工作态度、学风和合作精神。将生产实习教学改革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讨论多学科病例,实现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加强社区保健和素质教育,根据社区主要慢性病,利用网络搜索相关信息,撰写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计划,形成社区讲解,为居民提供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是医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全面实现培训目标,真正反映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