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恶性肿瘤患者等一些疾病的长期生存率没有显著提高。生存率的提高仍取决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没有显著改善。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移规律时,对临床医生面临的问题了解不多,研究结果是否具有临床价值尚不确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医学教育的概念导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差距和差距。因此,只有临床医生了解基础医学研究知识和研究方法,与基础研究学者良好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需要体现医学生医学教学中转化医学的概念,病理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病理学在转化医学中的作用
病理学的发展必须跟上医学发展的趋势,将基础医学研究和检测手段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针对肿瘤特定分子变异类型的靶向药物,如易瑞沙治疗EGFR基因突变和克唑替尼治疗ALK融合基因肺癌患者[4-5]的进展,临床医生不仅要掌握临床诊疗知识,还要了解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在分子病理学诊断报告中的意义。由此可见,病理学的“桥梁”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肿瘤患者都必须根据临床因素、肿瘤的分子病理变化,甚至基因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些临床治疗需求也对病理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理学不再仅仅是基于形态学对疾病的诊断,而是深入到疾病的分子水平,通过分子病理学的诊断将基础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2.病理学,特别是分子病理学的发展,是转化医学理念具体实践的要求
病理学从一般形态学的观察逐渐深入研究到分子水平。分子病理学从发病机制、诊断措施、预防治疗方法等方面提出科学问题,主张基础与临床密切合作。临床医生观察疾病的特点和进展,提出科学问题,然后由基础研究专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反馈给临床医生,提供临床实践建议,最后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作者在美国命名为M.D.在访问学者期间,Anderson癌症中心亲身体会到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优势;在合作过程中,临床医生、病理学家和基础医学研究人员为了完成临床课题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多学科合作、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基于这种模式,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及时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诊疗过程中,并在实践中检验基础研究的成果。一旦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将是巨大的,最终受益的将是患者。因此,从本科阶段开始,我们应该培养他们严谨、积极、合作的工作和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