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改革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1)改进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要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相结合[2]的灵活运用、CBL教学法[3]结合LBL教学法、仿真模拟人教学法[4]结合L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内涵,使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对学习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
(2)改善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和保证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在现场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的背景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首要任务。针对解剖教师建设的特点和问题,首先要努力加强教师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师的建设水平和水平。大力培养学科领导,建设人才高地。加强学术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最后,通过解决治疗和环境问题,解决人体解剖学教师的担忧,使教师能够轻松教学,努力工作。
(3)改善实验室环境
以临床医学认证为标准,通过改善实验室环境建设,努力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在使用福尔马林固定尸体标本一段时间后,我们通过更换我们开发的无味储存液来储存教学尸体和教学标本,从源头上减少了福尔马林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引入大型新风系统,改善实验室通风环境,为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创造舒适的环境。更换自吸式不锈钢解剖平台,加强实验室通风效果,提升解剖平台内部平台,更好地管理和保存实验教学尸体和教学标本。
(四)增强实验标本的操作能力
针对人体解剖学标本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解剖学兴趣小组学生的动手能力,从点到面提高医学生的标本操作能力。通过长期的培训和培训,我们发现许多感兴趣的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指定系统的解剖标本操作。因此,在解剖学标本操作实验课上,我们采用了以兴趣小组医学生为主的操作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改为学生引导学生。教师只参与操作建议和标本管理,大大增强了学生标本操作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解剖学标本操作的质量。同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加了对解剖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针对实验标本操作课程少、时间短等问题,我们采取课后预约的方式来解决。未完成的标本内容可通过周末或节假日与实验中心预约完成。通过实验中心的处理,操作后的实验标本可以作为新系统解剖学的实验标本,一举两得,使教学标本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节省了尸体标本材料和实验资金。总之,在临场医学专业认证的要求下,针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人体解剖学课程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化和优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增加了人体解剖学课程的趣味性,激活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随着解剖学实习环境的改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