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后续临床课教学的基础。实验课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是西藏自治区高校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专业教学试点单位。自2010年以来,一直承担着为西藏社区医疗服务团队提供合格人才的任务,西藏学生是该专业的主要学生。近年来,医学免疫实验课的教学实践表明,藏族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更加困难,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和厌学情绪,无法掌握实验操作的要点,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未来西藏社区医疗人才的培训质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在分析总结2013-2015年实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实施了以网络平台为手段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医学实验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在各学科中占很大比例,有的甚至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1]。由于教师数量的限制,医学免疫教学长期存在理论与实践不同步的现象,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仅占医学免疫学总课时的20%。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质量上。教师实验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方法也是单一的“板书+教材”,与临床疾病没有有效联系。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这个实验在医学中的具体和实际意义。

1.2免疫学实验教学单调

目前,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主要是: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简要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在实验前解释,然后进行实验操作,最后让学生比较现有的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验证实验,实验过程主要是教师,学生只需要一步一步地重复操作,过程单调,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创新[2]。

1.3免疫学实验设计比较枯燥

过去,大多数免疫实验过程都是观看现有的切片、滴试剂、不合作的实验操作,并与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些实验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关注实验操作,影响学生继续实验的兴趣和整合现有理论知识的热情[3]。

2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现有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弊端,结合藏族学生的特点,我校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进行了教学改革,增加了验证实验和综合实验,引入了网络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方法包括引入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技术内容,增强了学生实践与理论联系的积极性[4]。特别是通过QQ讨论组、网络链接、教师自制操作视频、实验相关PPT等网络平台进行实验前指导和实验讨论,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2.1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验指导,将实验教材及相关视频传递给学生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开设医学免疫学课程时,学生没有具体接触临床实践,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病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实验教师可以将实验内容与这些常见病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医学综合素质。实验前,实验教师通过QQ讨论组将实验课程相关教材和视频的网络链接、教师自制的操作视频和实验相关网络(PPT)传递给学生,规定时间写实验预览报告,进行实验设计,讨论答疑,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5]。

2.2实验结果的网络应用

显微镜经常用于医学免疫实验操作,现在可以使用数字系统进行照片存储。学生可以将实验内容和结果制作成PPT,整理和解释实验过程,发送到实验教师邮箱供教师纠正,提高课程的兴趣和真实性。

3.教改效果的验证与讨论

以2012年和2013年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专业25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为藏族学生。2012年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案,为对照组;2013年,改革后的教学方案为实验组。以细菌计数法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和细菌计数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的教学效果为例,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是医学免疫学的两个重要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体内非特异性固有免疫的防御功能,提高医学免疫相关实验操作技术和对实验过程连续性的理解[4]。两组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完成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的学生比例低于实验组学生(P<0.05)。从本次实验结果分析来看,针对学生对实验课缺乏重视,实验教师应加强网络平台的应用,与理论教师互动,有效联系理论与实践,进一步丰富网络平台的实验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结语

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进一步分析和改进了医学免疫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临床医学(全科医生方向)藏族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待提高。通过提高实验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