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

1.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研究生培训各环节质量检查监督制度,加快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坚持过程管理,实施环节控制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6]。研究生培训过程监督主要包括考试环节管理、课程环节管理、导师组管理、专业课程和专业外语管理、临床轮换检查、临床能力考核管理、学位论文答辩管理等。特别强调,为保证轮换培训质量,应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导师和导师小组的小组指导作用,要求临床部门选择具有临床业务熟练、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级医生作为研究生教学指导工作,成立导师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轮换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各学科设置专人对研究生进行具体管理,实施考勤管理制度,监督整个临床培训过程。在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同时,加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评价。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价、奖惩,建立充满活力和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7]。

2.医学专业研究生培训与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并轨

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8]。通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与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相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第一阶段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四个证书。研究生培训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理论素质的重要环节,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生的重要途径,如果两者能在临床工作中有机结合,将使两者进一步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取得双赢的效果[9]。我院建立了科学、规范、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9]。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轮换培训考核体系。如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标准化培训学生能够从临床技能培训层面进行同一管理,将理顺我院临床医学人才培训的顺序。然而,由于对专业学位的深入理解不同,一些导师不允许专业学位研究生转学实习,而是在实验室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发表实验室研究论文,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专业培训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我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相关制度、培训模式、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可行性等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学习,使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统一理解,进一步实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和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双轨一体化”发挥促进作用[10]。培训期间,培训对象未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不能取得“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普通专业证书”,更不用说“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证书”。

总之,加强临床培养环节,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既要系统化、规范化,又要有法可依、合理化,逐步引导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走上以临床能力为主的培养轨道,在培养机制上与住院医师培养相结合。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百年计划,教育为本。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必须扎实做好临床教学工作,不断改革研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更能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对社会有用的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