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但影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例如,培训模式单一,仍遵循科学学位培训模式,考核指标不严格,忽视临床技能培训;医学专业人才培训从学校到医院、科室缺乏统一连贯的管理体系,不仅缺乏有组织的监控和测试机制,相关科室缺乏专业、标准化的临床技能培训和教学培训计划。自2003年起,我院被批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训试点单位。在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训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培训计划和培训过程,建立了科学、标准化、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训模式[1]。具体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体系、科室轮换培训考核体系、综合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专业素质和未来临床工作适应性发挥积极作用。

1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容

1.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及其指导制度建设

一支学术含量高、实践经验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保证专业学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2]。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道德水平、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指导水平。成立以导师为中心的指导小组,采取导师指导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科长管理、导师指导、指导小组成员分工指导的集体培训制度,避免单一导师责任制的弊端,有利于研究生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

1.2.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

利用我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跨专业、高校选课,开展通识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今后更复杂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我院成立了有组织、规范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建立了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在严格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同时,不断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大力改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条件,设立学术成果奖励基金和优秀论文奖励基金,鼓励研究生取得创新成果,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了以人为本、高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3,4]。例如,建立学院和培训医院教学培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节点相互通知制度;学生考核成绩同时向学院和培训医院报告制度;建立学院和培训医院教学质量相互监督制度。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加强对专业学位的认识。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首先要保证培养一个好医生,让学生做医生成长过程中应该做的事情,主要是规范的临床培训和实践(更规范、更严格的医学本科毕业后教育)[5]。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努力培养具有扎实临床技能和独立临床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1.建立并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考核体系

临床技能考核培训考核采用学科点、医院、医学院三级培训考核的方法。临床技能培训考核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①入院初期,临床技能集中培训为主。医院组织相关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对所有进入临床阶段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轮转学科。②进入学科后,对轮换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通过手术直播、临床实践、科目评估和多站式临床技能考试加强临床技能。③毕业前进行综合临床技能考核。

1.多种形式进行综合素质培训

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专业素质有重要影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使学生学会用心理、伦理、社会、道德、法律等知识指导临床实践。医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造就人才”的教学理念,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效加强了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他们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研究生入院后,开始学习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医学管理专家和律师为研究生进行理论教学,结合实际临床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自觉规范医疗行为,规避相应的医疗风险。作为一名医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非常重要。医院高度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加各种高端学术论坛,使学生受到医学大家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学会自学和正确思维,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