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检测是血常规检测,是明确血细胞成分和数量的常规检测方法[1]。血细胞包括三类: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细胞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本身的不可控性、环境、搁置时间和室温,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本文旨在研究影响血细胞检测的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体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血型相同。其中男性89例,女性61例;21岁~平均年龄(37.1)±3.2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实验。
1.2方法
对健康体检患者进行专业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处理,注意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避免静脉血不良反应。采集血液标本后,对不同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的因素进行具体实验分析:①不同比例抗凝剂的稀释:EDTA-K2抗凝剂用于稀释收集到的血液两个比例(1/10000和1/5000)。稀释液混合后,平均分为150等分,用于血液细胞检测,并比较两者中不同稀释比例的检测结果。②不同放置时间:采集150例静脉血常规比例抗凝混合分为150等分,22℃室温分为静置半小时、静置3h两组不同静置时间,每组75例试验标本,然后采取试验措施。③不同室温搁置:将150例患者静脉血常规比例混合,分为150等分,6℃室温下静置半小时后再采取检测措施。与22℃室温静置时间相同的血液细胞检测相比。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数据以例数为例(n),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为“x±s表示,使用t检验,使用P检验,<0.05是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不同比例抗凝剂的稀释会影响结果
1/5000稀释比例血液细胞检测明显小于1/1000(常规)稀释比例血液细胞数量,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的静置时间影响结果
在静脉血相同稀释比例的情况下,比较不同静置时间血细胞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室温静置影响结果
在相同的静置时间和稀释条件下,比较不同室温下标本血细胞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血液细胞检测是临床疾病诊断的常用检测方法之一。在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血液标本的收集、储存和检测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给疾病的诊断带来很大的麻烦[3]。根据不同稀释浓度、不同放置时间、不同室温储存客观条件下血液标本细胞分析结果,相同血液标本在1/5000稀释浓度下的血液细胞检测值低于常规临床检测稀释浓度的1/10000稀释比值。在相同的稀释条件下,静置半小时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与静置3h的血液细胞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此外,在相同的静置时间和相同的稀释浓度下,在室温为6℃和22℃的实验室中低温下,血液细胞检测值增加。本实验表明,严格执行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避免客观因素影响检测结果,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