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从学生身份向临床一线医生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它具有双重身份性质。它不仅是老师眼中的学生,也是病人眼中的实习生。临床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诸多问题。儿科已成为“哑科”。儿童表达能力差,诊疗不合作,家属情绪焦虑,给本科实习生带来压力和挑战。通过总结实习教学经验,解决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充分了解儿科,喜欢儿科,选择成为儿科医生。

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对儿科不感兴趣或不注意。儿科药物、手术、基础和临床研究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距。儿科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观察判断病情变化要求高,许多综合医院取消儿科急诊和门诊输液,导致儿科住院患者多,周转率快,综合医院儿科医生承担婴儿室、新生儿、儿科住院和夜间急诊等临床工作,因此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儿科不感兴趣,不注意,导致研究生入学考试、培训和未来职业规划,大多数不选择儿科,所以儿科医生大量流失。

2.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就业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农村和城市医疗保险的普及,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疗单位对医疗人才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找工作越来越困难,研究生入学考试已成为大多数临床医学本科生的选择,所以在实习阶段,本科生花大量时间复习研究生入学考试,儿科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不受欢迎专业,所以临床医学本科生不能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儿科临床实习上,甚至在实习期间请假复习。我国实行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大多数本科生不选择儿科培训,实习生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遵守部门劳动纪律,实习工作作为自己的负担,抵制实习工作,甚至在加强监督后质疑管理[1]。

3.实习生角色转换障碍。临床实习使本科生从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本科生还没有进入实习生的角色。实习期间,他们会潜意识地把自己当作学生和旁观者,把临床实习当作理论学习。他们不会主动参与临床工作,如询问病史、体检、解读报告、分析病情、与家长沟通病情等。实习生从校园到医院,从书本到实践,面临着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的困难,会有焦虑、恐惧等心理。

4.儿科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儿科也被称为“哑科”,儿童不能表达自己的问题,需要家庭成员提供疾病,家庭成员有自己的情绪,往往不客观,儿童体检和治疗不合作,没有经验的实习医生往往无助。目前,儿童生病住院,全家出去照顾,面对许多家庭成员的询问,实习医生由于临床经验少,缺乏沟通经验,无法回答,家庭成员要求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断和治疗,心理排斥年轻实习医生,甚至鄙视实习医生,拒绝实习医生咨询和体检,实习医生容易厌倦儿科、脆弱、自卑、恐惧,打击实习热情,使儿科临床实习工作无意[2]。

5.团队合作。临床诊疗是一项集体工作,不仅仅是医生发挥作用、医疗护理团队、医疗技术检查、后勤保障、行政等单位的集体作用。良好的团队合作和良好的团队沟通是保证医疗运行的基础,医护人员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实习医生会被安排测血压、心电图、血糖、记录出入量、换药、打印病历等看似与学习临床知识无关的事情,甚至科室事务、搬家、跑腿等。因此,实习医生会对自己实习所做的事情感到困惑甚至怀疑,会推卸责任或拒绝上级医生的安排。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