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安全管理团队模式
1.1质量安全管理团队中各管理团队的职责
(1)医疗咨询小组负责为临床实践提供医疗实验室咨询服务,加强与临床实践的沟通。细菌耐药性应定期或不定期通知临床实践,为临床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医疗服务。
(2)医疗安全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检查部门各方面的安全。经常教育大家医疗安全知识,随时了解各小组的安全情况。如发现不安全隐患,应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实验室内毒麻药品和易燃易爆产品的管理情况,注意了解水、电、暖的使用情况、菌种标本的保存情况、污染物的消毒处理情况,及时通知不安全因素。
(3)信息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信息管理团队负责人根据每组设备的数量和要求申请配置计算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护。
(4)继续教育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检验科教学质量管理。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负责检查人员上岗前的考核。组织部门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商务学习,开展研讨会、学术沙龙、经验交流等学习活动,营造全科学习氛围。
(5)仪器设备管理小组主要负责部门内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督促检查人员定期维护仪器,并做好维护记录。定期检查和纠正各种仪器,每天了解仪器的运行情况。
(6)试剂管理小组主要负责试剂的采购、验收、仓储、保管、使用、分发、报废等工作流程。定期检查试剂库的试剂,并负责每月底制定下个月的试剂剂量计划。每月通知
试剂的使用情况。
1.2质量管理小组的实施与考核
科室主任负责检验科的质量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检验质量,包括检验报告质量、室内室内质量控制、操作程序执行、试剂和仪器使用等。每月组织一次质量反馈会议,解决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组长的带领下,各质量组对负责的内容进行检查记录,在质量反馈会上反馈检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后实施,组长负责跟踪监测,观察改进效果。
2体会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人才培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是科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除了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各种检测外,医学实验室还需要在实验室涵盖的范围内进一步解释和提供正确的咨询服务。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提高检验基础和临床医学水平,提高专业素质。技术管理小组定期培训检验人员,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与临床沟通能力,帮助临床选择检验项目,解释检验结果。对于问题的结果,可以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使结果准确可靠。通过各质量管理小组对各小组质量控制内容的具体实施,部门人员提高了责任感和责任感,体现了检验人员的价值,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实验室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是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大部分分析程序由临床医生和护士完成,许多测试结果的不准确性来自于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失控。通过与临床的沟通,提高了临床医生和护士的质量,保证了检查质量。因此,加强与临床的沟通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科学的设备管理、周到的维护、严格的试剂管理制度和细致的节能降耗是保证部门正常工作的前提。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团队建设。条件成熟后,可申请临床实验室ISO/IEC15189实验室认证,使实验室更加精细化、准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