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文艺论文

皮影戏是哈尔滨最早的剧种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驴皮影、影子、照条等。,是一部傀儡戏,由演员操影,用灯光将影人映在影帘上,配有唱腔音乐和道白。

皮影戏是哈尔滨最早的剧种。明朝万历年间,河北省的滦州影被引入双城。清朝乾隆41年(1756年),一批移民拉林,其中一些皮影艺术家开展了皮影演出。1850年前后,来自河北的皮影艺术家张振江、冯兆祥定居在双城正白五屯(现农丰乡),然后搬到双城西官所,开始用图片唱影,逐渐形成了双城西派。清同治十年(1871年),河北,河北省皮影艺术家张俊义来到宾县枷锁站(现宾安镇),开始在那里传播艺术。他经常在枷锁站、950、高丽帽子、张家烧锅、新甸、三岔河等地唱影。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枷锁站箱东(全套皮影演唱设备)二和尚(昵称)联系张俊义、王焕、高清云、丁德华等人组成电影班,经常为人民许愿。清光绪21年(1895年),满族人马德华、赵国海、于财子(艺名)等电影班在双城东官所地区演唱了流口影,逐渐形成了双城东派影。为了站稳脚跟,外国皮影艺术家在表演中不断努力接近当地人的审美情趣,接受当地语言的发音特点,吸收东北民歌、单鼓等音乐营养,使皮影艺术在当地演变发展,逐渐成为当地皮影艺术。其演唱方法由唐山栾州的掐声演唱改为本声演唱。道白采用当地土白,唱腔豪放粗犷。到19世纪末,随着皮影戏在哈尔滨的普及,从电影人的操作到音乐、声音、道白等方面的全面改进,形成了黑龙江江南派的皮影风格,具有高亢、粗犷、激动的特点。19世纪中叶,少数皮影艺术家仍在唱流口。主要影片有《双失婚》、《金石缘》、《五逢会》、《镇冤塔》、《秦英征西》、《穆桂英指挥》、《杨文广征南》等40余部。

20世纪初,哈尔滨皮影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双城、武昌、宾县、巴彦等地的许多农村青年争相学习电影,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皮影艺术家。所有请神、求雨、防虫等都要请电影制作人唱影,农民称之为愿影。全屯农民聚集在一起,杀猪宰羊,每户摊钱看电影,唱了五六天。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庙会,也要唱影子,叫会影。六月初六是青苗会,唱影子是为了庆祝幼苗。还有一些村庄,为了让全村人畜繁荣,风调雨顺,庆祝丰收,根据人口出钱,请一部电影,唱三五天,农民称之为太平影。富裕家庭,结婚或庆祝老人的生日,请电影制作人在家唱影,唱大厅影。这一时期是皮影发展的鼎盛时期。双城县有100多名皮影艺术家,20多个电影盒,不仅分布在全县附近的农村,还分布在全县。在东北沦陷期间,皮影活动受到限制,皮影艺术家被视为悬灯匪。然而,他们仍然坚持在农村表演,培养了一些皮影艺术人才,使皮影艺术得以继承。

从1945年解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哈尔滨的皮影艺术又进入了繁荣阶段。双城、武昌、宾县、巴彦等县的皮影艺术家组织了皮影表演团队在城乡表演。一些县还开设了皮影艺术家培训班,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文学政策和政策。为配合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949年,巴彦县文化中心组织皮影艺术家研究创作了两个新编剧,即《野兽求和》和《小二黑婚姻》。双城县高凤阁等皮影艺术家还创作了《蒋介石末路》、《美军暴行》、《黄继光》等新的现代剧目,并改编了历史剧目《三打祝家庄》。在此期间,该地区有200多名皮影艺术家。只有双城和五常县有13个演员。他们在村里表演,受到农民的欢迎。1952年,双城县皮影艺术家温长淮、郑三兄弟出席了全省皮影艺术界的表演。1955年以来,传统剧目受到限制,对皮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然而,从1957年到1965年,皮影队仍然坚持在宾县、通河、双城、武昌等县进行表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皮影戏被忽视,表演被终止。1970年,方正县天门文化站郭震和徐平组织皮影队表演了《北京有金太阳》和《猪八戒背媳妇》。自1978年以来,皮影戏恢复了表演。1979年,各县在农村组建了82个皮影队。1980年,木兰县皮影艺人康守臣组成皮影戏班,表演《四平山》、《梅花亭》、《卧凤山》、《香巾帕》等剧目。1982年以后,双城县农村皮影艺人依然活跃,多次组织表演活动。然而,随着各种时尚艺术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体的普及,皮影艺术终于衰落了。到1990年,皮影已基本停止活动,只有双城还有一家皮影社时有表演。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