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网络谣言层出不穷,数量庞大。截至2020年3月2日,仅新浪微博就有167起谣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1%[1]。每个人都是网络谣言的潜在传播者和网络谣言“传染性”不容忽视。
二、治理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依靠各种网络媒体在民间广泛传播的无事实依据的虚假信息。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谣言就像一个虚假的信息。“病毒”“传染性”强,通过“公众交流-意见领袖-普通网民”传播,普通网民易感,通过控制传染源(防止网络谣言),切断传播途径,保护传播,保护传播“易感”网民,提高网民对网络谣言的认识“免疫力”治理网络谣言的四个方面。
(一)控制“传染源”-防止网络谣言产生网络谣言有两种,一种是防止网络谣言产生网络谣言。“脑补”另一种是恶意制造。这里“脑补”网络谣言是指外部信息被人类感官接收并输入大脑的结果,即谣言制造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制造网络谣言。“脑补”网络谣言的产生与大脑自动填充信息[3]有关,大脑记忆可以虚构[4],大脑记忆具有首因效应。可以从三个方面预防这种脑补型网络谣言:①鼓励网民正确认识“大脑自动填充信息”正视自身认知的局限性,从多个角度看待网络谣言的产生,远离自身认知的局限性,远离网络谣言的产生“大脑诡计(脑补虚假信息)”;②媒体行业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举报制度,确保报道内容客观公正,拒绝“标题党”避免断章取义的拟题,误导观众,使其形成“错误的记忆”,为网络谣言的产生提供温床;③政府和主流媒体积极利用大脑记忆的主要因素效应,抓住信息的机会,使大多数网民能够第一次接收客观公正的信息,使虚假信息无机。自媒体时代,随着各种网络平台的兴起,方便了网民的信息,也让一些恶意造谣者有机可乘。恶意造谣者的动机难以捉摸,包括情绪发泄、吸引关注、利益驱使、报复社会等。一旦恶意制造或传播虚假信息占据网络主导地位,网络秩序中断,官方权威信息将被网民接受,政府信誉也将受到影响,导致网络信息危机,如果不及时遏制,网络信息危机将从网上转向线下,不仅会影响社会稳定,对个人、经济、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2)切断传播途径“公众交流-意见领袖-普通网民”克罗斯认为网络谣言本身不能传播,只有在人们的参与下才能传播。在网络信息复杂的今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谣言的受害者和潜在的传播者。在信息传播中,Lazarsfeld认为信息是通过的“意见领袖”传给普通网民,即“公众交流-意见领袖-普通网民”。“意见领袖”站在信息传播的顶端,掌握最新信息,有强大的网民基础,不仅可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还可以引导普通网民。当网络谣言兴起时,一方面,“意见领袖”你可以用你掌握的信息来否认谣言,成为网络谣言的终结者,切断网络谣言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意见领袖”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网民基础正确引导网民发起讨论,让网络谣言在讨论过程中不攻自破。例如,在病毒感染肺炎的早期,网民们就病毒是否存在人传人的问题争论不休,“意见领袖”钟南山作为中国家卫生委员会高级专家组成员,利用最新信息、强大的网民基础、及时的信息“肺炎确定人传人”通过主流媒体向普通网民传播信息,让网络谣言终止“大众交流”链接,成功地将网络谣言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