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的路径
对外交流与跨国合作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客观趋势。这一趋势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认同危机,也是重塑认同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机遇。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国情认知。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艺术院校的专业特点更注重艺术专业教育,促进学生和教师对专业学习的高度积极性,并在课程学习和教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广西艺术学院而言,学生的专业素质普遍较高,但由于文化成绩较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明显低于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因此,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一重要渠道,对培养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参与式教学,增加指导、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增加课外知识扩展阶段,以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时事政治作为发散思维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了解事实,使学生在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理性爱国。最后,增加课程内容的感受。将学生带到课堂之外,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二是提高艺术院校的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外交流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艺术教育的审美认知价值有利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教学的认可度。一是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观教育,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研究。将艺术的审美认知价值应用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二是提高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通过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和高素质的教学研究成果,在专业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中掌握发言权。三是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氛围,提高艺术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
三是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认可的重要前提。把中国传统艺术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服务教育的必修课。席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中国画等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吸引力强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表演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各界人士的赞誉,提高他们对国家的文化自信。
四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席总书记曾公开指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趋势,也就是说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保持合理国内教育特色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高等教育体系的联系,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的国际化、学历文凭的国际化、教育服务的国际化”。要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增加“引进”。首先,积极聘请具有留学背景的外国或专业教师,汇聚不同国家的艺术领袖。其次,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国际艺术节、比赛、论坛等重大国际合作活动,提高学校在对外交流活动中的地位。
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不仅要盲目“引进”,还要加强“发送”的范围。一方面鼓励教师和学生参观世界,提高教师教育国际化水平,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丰富学校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外出浏览、交流合作,使学校教育成果在国外闪耀,提高学校在全球艺术领域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对外交流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抓住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将对外交流转化为国家认同教学的隐性课堂,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逐步完善国家认同教育路径,使对外交流活动成为展示民族文化信心、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