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术教育作为中国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然而,通过对中国当代武术教育发展的分析,发现武术教育只是体育教育产业的一个分支,教学模式基本停留在体育教学层面。武术教育未能充分探索除体育外的艺术文化属性,这与中国人民心中国粹武术的地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武术教育内容薄弱
我国武术教育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分支。教材内容薄弱、陈旧、单一,教材系统、科学。武术教育内容的空缺已成为学校武术教育的一大瓶颈。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武术流派复杂,拳击种类繁多,使得不同教材的编辑对教材的编写有很大的不同,教材内容的重点不明确,使得学习者难以统一武术教学内容[7]。由于武术教学教材内容差异较大,武术教学内容难以操作,内容缺乏吸引力,导致学校武术教育无法深入开展。目前的武术教育内容主要是太极、初级长拳和初级剑。这些内容传统而传统,缺乏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真正想要学习的知识。一些学校发现,今天的学生更喜欢一些竞争激烈、对抗性强、充满青春活力和现代气息的运动,如篮球、足球、跆拳道、网球等。相比之下,学校设置的武术教学技巧陈旧、复杂、繁琐,缺乏体育的娱乐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对武术教育的态度非常冷漠,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严重阻碍了武术教育的实施。
2.武术教学组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调查显示,目前武术教学的教学组织模式单一,大部分学校的武术常规教学模式基本局限于“灌输”和“灌输”。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把武术教学作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单一方式,只把学生当作接受武术教学的对象,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教学始终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导致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丧失。此外,武术教学内容复杂,缺乏现代社会氛围,使学生觉得武术是一门无聊的课程,然后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生对武术教学科目的厌恶和抵制,学期结束后学习、考试、忘记结果。武术作为国粹,承担着传承体育文化的重要任务,学校体育教学是传播武术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武术教育教学改革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理念,加强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武术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3.武术教育忽略了武术教育的功能
国粹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媒体的重要载体,传承了几千年,具有文化、艺术、体育等多重属性;但在实际的大学武术教育中,我们往往只关注武术的抗击性、对抗性、表演性和健身性,而忽视了武术教育的功能。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些学校武术教育内容将武术作为一种技术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而不是以一种文化理念向学生传授武术。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武术技术教学,但对武术文化内涵的知识涉及太少,武术文化在大多数青少年意识中逐渐变得陌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这场危机开始逐渐渗透到文化和生活领域;因此,必须加强武术教育功能,通过武术教育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自信,陶冶情操,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
4.学校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课程作为各类学校的必修课之一,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体育标准、球类、田径、舞蹈等项目。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武术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加困难。有的学校以武术为调查内容,而极少数学生只学习武术中的一些简单动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不重视武术动作的学习;因此,各类学校必须加强对武术教学的重视,如将武术纳入考试必修科目,加强对武术教学的考核比例,在教学中传授贴近实战的武术内容,加强对武术基本攻防技术和健身养性的教学,有利于武术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