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质量高等教育招生机会不公平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提高高质量高等教育招生机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质量高等教育是指以下普通高校为代表的高质量重点高校。这些重点高校在国家财政资金和教师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中国重点扶持的“985”学校;二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的“211”学校。从2014年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达37.5%,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大学,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已经转变为不同地区、不同阶层高校学生分布不均。


高质量高等教育招生机会不公平


(1)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距


高质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市不公平,是指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不公平。目前,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总量不断增加,农村学生阅读困难问题大大减轻,但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点高校城市学生数量不同。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逐步缩小,但重点高校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仍较大。虽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特别是重点大学,并出台了一些政策,扩大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的比例,但文化资本丰富、经济资本丰富的城市家庭子女仍在优质高校中占有很大份额。二是重点高校城镇学生专业选择的差异。由于城市家庭学生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许多重点高校的热门专业被城市学生垄断。此外,农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受到家庭经济和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填报志愿时非常谨慎。为了保险起见,他们通常填写相对不受欢迎的专业。


(2)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体现在:一是优质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985”、“211”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江浙沪等地区。从2014年“211”、“985”高校所占比例来看,全国共有112所211所大学,北京共有24所大学排名第一,江苏、上海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全国共有39所高校,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北京8所,上海4所,陕西、湖南3所,西部省份7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二是重点大学招生本土化。重点高校招生本土化体现在高校向各省分配招生指标时,学校所在地的招生指标大于全国考生的比例。以北京大学为例。2013年,北京大学(总部)在中国大陆除北京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1169人,平均每省(自治区、直辖市)39人,但在北京招收226人,是全国平均招生人数的5.8倍。2013年,复旦大学计划在上海招生330人,在河南招生60人,四川招生67人。2013年,上海考生只有5万多人,河南省高考70多万人,四川省高考54万人。不难看出,上海考生进入复旦大学的机会是河南考生和四川考生的几十倍。


(3)高质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级差异


高质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级不公平,是指受家庭经济资本、民间资本和文化资本差异的影响,学生进入高质量大学的机会不公平。本文的社会阶级划分标准是根据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级调查报告》的研究成果来划分的。报告提出“根据职业分类、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将当前中国社会分为十个阶级。其中,“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经理、私营企业主和专业技术人员”属于社会较高阶层;“商业服务人员、工业工人、农业工人、城市失业、下岗、半失业”属于社会较低阶层。不同阶层高质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质量高校的入学机会更倾向于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较多的优势阶层儿童,劣势阶层儿童进入高质量高校的机会有限。同时,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在选择专业方面也存在差异。优势阶级的孩子更喜欢热门专业或收费较高的艺术专业,而劣势阶级的孩子更喜欢低收费和不受欢迎的专业。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