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等教育质量观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世界上任何高等教育质量观都不可能完美,没有一套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可以成为永恒的“一般标准”,对教育质量的理解自然应该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知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误解甚至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不清楚
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校级机构来评价教学水平,但大多数院系未能形成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由于高校院系多,学科差异大,单靠校级机构很容易掩盖一些教育质量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通常会影响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一定局限于高校本身,可以引入多个学科,尤其是学生自身的感受。教学质量的评价必须与多个学科进行互动,其根本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进行诊断和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教学质量管理的思路也必须创新,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
(2)对教育成果的评价存在数字迷信,容易导致忽视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结束通常需要通过考试进行。通过考核测试人才培养质量本身没有错,考试成绩本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试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如果盲目用数据显示高等教育的质量,甚至完全依赖考试来评估教育成果,就会导致学生只注重知识的占有,缺乏动手实践的冲动。动手实践的能力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表达,但它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测试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选择可见、可直接测量的数字形式来测试高等教育的质量。这种数字高等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教育质量控制领域的霸权。
(3)教育过程模式化水平过高,反射性明显,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和培训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即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寿命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学生“接受所有教师的教学”,没有增加太多的个人探索。这导致创造性劳动教学成为机械化的组织协调,未能在师生之间建立互动桥梁,缺乏思维碰撞,难以达到“从一个例子中得出推论”的效果,其结果是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但仍缺乏社会急需的创新人才。因此,我们会看到许多毕业生抱怨找不到工作或工资太低,但一些创新企业有很多空缺,可以看作是“渴望人才”。
(4)对人才素质的理解有明显的“精英主义”倾向,不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结构
自古以来,中国就必须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因此,公认的教育模式必须具有浓郁的“精英主义”色彩。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高校的专业目录和教学目标进行了多次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精英主义”的教育理念仍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例如,高等职业教育只在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开放,其初衷自然希望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但在实际过程中,许多学校仍模仿本科教育制定教学计划,本质上,这显然是由于人才教育思想毒害太深。我们必须明确,一定的竞争和筛选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导致“过度教育”现象,但面对21世纪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依靠人才教育远远不够,不利于改善高等教育结构,也不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精英色彩依然浓厚,成为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