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观一直是教育变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高层次科研人才数量众多,但质量较低,拔尖人才稀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迎来了“新形势”。要走出既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高等教育必须面临“新形势”。现状引起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思考,也促使我们积极改变高等教育人才素质的观念。目前,许多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普遍呈下降趋势,希望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事实上,如果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是一个客观现实,它也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我们不能离开实际问题和空谈质量。要明确高等教育质量观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现实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范式转型
顾名思义,“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我们从什么角度审视高等教育质量。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熟悉和陌生的词。一方面,当我们评价一定的教育成果时,我们会无意中使用一定的标准来评价它的质量“高”或“低”。另一方面,当被要求解释你用什么标准来看待它时,似乎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由此可见,这一概念具有很高的复杂性。纵观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高等教育质量”一词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可以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有不同的主题,质量标准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没有不变的质量标准。相应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理解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应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看待这一变化:一是从强调“质量的原始规定性”到强调“主体需求”,二是从“当前社会”培养人才到“面向未来”培养人才。在这里,我想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一)“合格质量观”阶段
瑞典教育家胡森曾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活动的结果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这是一种典型的“合格质量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有明显的倾向。政府机构为教育设定了一定的预期目标,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制定了相关规定。高校以此为参考,开展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科研等工作。如果高等教育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或规定,这种教育就是高质量的教育。
(2)以“客户”为导向的质量观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原始做法逐渐受到挑战。大学生在就业时通常面临“买方市场”。如果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原地,所谓的“合格人才”只是一种“合格的废物”。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当前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试图分析高等教育需求主体的类型和水平,并根据其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中国学者彭未明认为,所谓的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经营和发展中满足自身特定的内部规定要求和社会外部规定所需要的所有特征的总和,即内部适应性需求与外部适应性需求、内部认识论质量和外部政治论质量的有机整合与统一。这种质量观实现了从客体教育质量阶段向主体教育质量阶段的飞跃。作为“客户”,学生需要逐渐关注。
(3)质量观可持续发展阶段
在不可预测的时代,高等教育越来越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形势,只把学生当作“客户”来满足他们的需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现代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快速提高。这表明,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改造旧的课程体系,还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及时将最先进的思想、事物、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引入教学。根据《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应注重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根据这一计划,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质量目标。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对当前岗位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还要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业能力。创业的本质是创新的行动、活动和过程,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归根结底,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席总书记还指出,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可见,“新形势”下要倡导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引领未来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实现社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观,是一种适度先进、突出发展方向的教育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