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水平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公平客观的评价机制
在培养国际学生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围绕学生的个人发展,发展自由教育,突出学生的主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术要求是任性的。注重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是在尊重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基于能力要求的学习原则(Competency-Based Learning,CBL),确保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符合国际专业学术认证要求,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和全面的专业能力。高校教学水平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目标和教学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输入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导出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六个方面。对于保障机制,高校应将留学生教学工作融入学校整体教学保障机制,通过“认可留学生教学工作量”、“优秀留学生教学奖励评价机制”、“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等方式,从制度“刚度”的角度推进教学水平保障机制。
由于国际学生的“权利保护意识”非常强,在建立教学管理体系权威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教学质量和文化建设。在教学水平保障机制建设中,管理者、教师和国际学生应参与其中,建立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管理体系。只有在国际学生的“教学生态系统”中建立共同参与和遵守的制度,才能将“刚性管理”与“灵活管理”相结合,实现管理制度实施的“无为自化”,真正促进教学水平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发挥应有的保障效果。
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即如何采用公平客观的教学水平评价机制?普渡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始终把教学水平放在学校发展的核心地位。其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了“学生学习成绩评价”(student outcomes assessment)”计划。该计划强调,教学评价以内部评价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成绩。由于留学生入学基础的客观现状参差不齐,与留学生入学基础相比,留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更加注重留学生在中国留学后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是否真的“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了培养创新型留学生人才,这种行为更加突出高校将教师的“教学”扩展到学校的全方位教育和全员教育,最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满足国际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此外,普渡大学注重学生学习效果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评价体系相结合,突出国际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地位,提高责任感,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对未来改善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