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不同年龄儿童教育的要求、内容、方法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作为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懈努力。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1、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我处处抓住生活中的琐事,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始终有德育的机会。例如,有些孩子不喜欢洗头、洗脸、洗脚,甚至害怕洗澡,也不喜欢剪指甲。在开学初的准备周,我每天选择五个卫生整洁的孩子和老师一起排队。请观察他们是否干净?鞋子穿错了吗?并问其他孩子,你想成为这样的好孩子吗?明天五个讲卫生的孩子老师会选谁?请给五个孩子掌声鼓励,认为自己比较卫生的孩子给自己鼓励。经过一周的训练,班上孩子的个人卫生太干净了,无法形容。这种方法确实有效。我告诉孩子们要坚持下去。这学期结束时,老师会给健康的孩子颁发证书!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教师以各种方式进行教育,大多数孩子都能吸取教训。这样坚持下去,真正为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选择有意义的材料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孩子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是非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差,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怀疑。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单靠口头说教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观察到大多数孩子喜欢听故事,说儿童歌曲,抓住这个特点,我们选择了有意义的故事,儿童歌曲给孩子们听。例如,给孩子们讲“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孩子们不仅理解故事的内容,而且理解同龄人应该互相帮助和团结。通过讲述“大公鸡和漏嘴”的故事,教育孩子们注意饮食,珍惜食物,不要随意撒米饭,一方面破坏食物;另一方面,破坏环境卫生,给教师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学习儿童歌曲,如交通规则,孩子们理解在路上行走的规则,知道红灯停止、绿灯行走的真相和原因,如绿色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红色给人兴奋、高度集中的感觉等,街道不跑,走人行道,走斑马线。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手段,儿童的思想教育不仅调动了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儿童的注意力、记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从自理能力入手,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什么都不敢放手,什么都做。孩子们过着衣食住行的生活,就像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一样。在课堂上,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快乐成长”,开展自己的事情,做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自己整理玩具、书籍,保管好自己的物品,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能做好一些事情,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午睡起床后,让孩子们自己整理床,回到教室照镜子,自己整理衣服,把衣领翻过来。教育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学会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坚持做自己学到的事”。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让孩子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进一步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4、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条件
有些家长喜欢带孩子去玩,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地方玩。通过玩耍,孩子们可以看到祖国美丽如画的风景名胜古迹,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风景非常美丽。比如带孩子去烈士陵园玩,通过玩耍,孩子们知道花草树木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灰尘。因此,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随便摘花踩草,吃完的果皮要放在垃圾箱里,公共场所不要乱叫。大多数孩子喜欢看陵园里的鸟。通过看鸟,他们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保护鸟类,比如不挖鸡蛋,不破坏鸟巢。通过让孩子观看董存瑞博物馆,教育孩子爱护书籍,不撕书,玩具使用后摆放整齐,不乱扔乱放,注意节俭。通过玩耍,孩子们可以增加知识,理解很多道理。总之,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活泼、好奇、自信、勇敢、自信。
总之,对于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善于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洞察儿童的心理活动。同时,教师也应以身作则,从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开始,让儿童受到难以察觉的影响,让我们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给孩子最真实、最好、最美丽的一面,让他们在生活中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