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坚定,华实必茂;源头深,光必章。就世界文化类型而言,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基因和特征。民族文化的形成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有共生关系,即历史文化的地理基础。立足文化源泉和文化精髓,了解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用文化语境解释文化精髓,从而达到文化弘扬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文化源流和文化精髓的教育理念
文化源流,即文化基因,以文化根源解释的原因是文化分析的基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农耕经济的基础上萌芽生长。“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融合思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和出发点。与海洋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流动性相比,农耕文化具有固定的特点。土地是根,土地不能移动。在传统词语中,“国家”一词是拥有国家的沉重责任和象征,“社会”是土地之神,“国家”是谷物之神。因此,国家的未来是每个朝代的希望。《论语?宪问写道:“禹、姬有天下。[1]中华民族在农耕经济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寻求稳定是为了确保耕地和食物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以农业为生计,在人力的基础上,也需要风雨才能收获,人们依靠自然规律是生存的方式。因此,和谐与和平是天人关系的规律。中华民族的三祭:祭天、祭地、祭祖,体现了农耕经济产生的信仰,“天人合一”的理念诞生了。周易写道:“夫人与天地及其德,与日月及其明,与四时及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2]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和生命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作为理解事物的起点。《周易》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三者是相应的。天之道在于万物的开始;地之道在于万物的生存;人之道在于万物。虽然天地人有自己的方式,但他们是相互对应和联系的,这是必不可少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也体现了中国文化起源的融合思维,即个体的自我与宇宙的自我统一,通过人的直觉理解把握宇宙的方式。以农为本的社会生产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并由此向前发展,体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自西汉以来,文化被赋予了“文德化民”的意义,与“武力天下”相对。西汉经学家刘向《指武篇》写道:“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变,再加惩。[3]可见,文化是指以礼乐典章制度为基础,在世界各地推广的活动,即化民成俗,使文德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文化的化民成俗是文化的成功典范,即文化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具有真、善、美的道德评价和审美取向。在文化推广过程中,传统文化具有托物游心、载道、借物隐喻、比物连类、诗言志等特点。子罕写道:“岁寒,然后知道松柏后凋也。“人们称赞松柏,是因为松柏具有风雪中挺直的自然气质,用松柏来比喻人的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的性格。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心情,使言语和文字更加生动多彩,创造了中国文化表达的载体性和含蓄性。
“天人合一”理念的精髓:一方面,人人得其生,物得其长;另一方面,它是根据自然规律和谐相处的。儒家人伦思想的核心是“仁德”橹宜≈?美德、仁者爱人;以仁德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节用之德,万物并育。儒家“仁爱节用”的主张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实践方式。孟子提倡“不违农时,数不入”闯兀?斧斤以时进山林”;宋代程颐演绎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清代戴震提出了“天下同遂其生为仁”的观点。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境界,代代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和社会习俗。中华民族以其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征,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生存下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背景和基本方向,明确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观和鲜明特色,增强文化和价值观的信心。[4]因此,只有掌握文化源头,用中国文化的语境解释中国文化的本质,才能有正确的教育和推广,正确解决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增强文化信心和价值观信心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