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前教育应在十年内基本普及。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近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能力第一”被认定为幼儿园教师必须坚持的基本概念。课程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和创新工具,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因此,要贯彻“专业标准”精神,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应成为首要考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五个领域的教学方法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前教师的专业能力最终应在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得到实施。因此,教学方法课程的有效性与幼儿园一线教师教育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
实施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与其他专业相比,学前教育的历史还比较短,所以这个专业出身并从事学前教育的老教师很少,只能达到10%。高校教师的入学资格至少是研究生学位和硕士学位,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相对较少,近三分之一从事理论研究。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年轻教师并不多,大部分都没有幼儿园的工作经验,教学方法教师的短缺可想而知。数量不足由艺术等教育教师担任,约占三分之二。因此,幼儿园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2.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需要改进。教学内容交叉重复。例如,社会、科学和语言领域的一些理论知识往往与以往所学的学前教育和儿童发展心理学重叠。许多大学W前教育专业的“领域教学方法课程”往往被视为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当调查问及这些学生对教学方法课程的看法时,许多学生回答最多的是:“理论太强烈了,感觉不实用……”
3.一些学生急需建立学习专业课程的愿望。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由于分数等客观原因,没有学习学前教育的愿望,被动选择专业。此外,学科知识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效果很小。此外,教学评价不系统,教师的评价大多是由于外观而流于形式,而学生的评价往往由于基础较大而得到应对,因此教学评价缺乏一定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