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

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在考虑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德、智、体、美、劳已成为各学校培养人才的立足点和教育方向,不仅是为了培养全面的人才,更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美育,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然而,一些教师和学生对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有着片面的认识,仍然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局限于学生操作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美育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关注的焦点。


1、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


审美能力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建立起来的。由于人的性格和价值观不同,审美点也不同。音乐审美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听觉,还能帮助他们从审美的角度对社会和自然有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音乐本身包含多种内容,不仅包括齐奏、合奏、独奏等多种演奏方式,还包括配器、节奏、音响、和声等音乐语言。因此,音乐表演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和美好事物的表现和诉说。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在此基础上进行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升华他们的思想认识,还可以在快乐的基础上释放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和情感。因此,学校的美育教育不仅要停留在僵化的口头教学和说教上,还要借助艺术的感染力,净化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审美。


二、实施音乐美育措施


1.充分挖掘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价值


音乐课程从来都不是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更简单的播放教材内容,让学生欣赏。这种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曲目的种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对音乐所蕴含的思想进行更深入的挖掘。通过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的选择和学习,通过欣赏、演奏或唱歌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以及对音乐美的感受,可谓一举数得。此外,教师还可以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技巧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作品的形式美。通过对各种音乐美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最终真正达到美育的目的。


2.遵循和反映音乐的审美


音乐美育和“审美”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谈论的外在美的审美能力,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情感审美,通过情感从人的内心深处表达和传递。就音乐的特点而言,它本身就是一种用来表达创作者和表演者情感的艺术形式。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美育教育时,需要进行情感挖掘和培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把握音乐作品中的和声、旋律和节奏,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其次,教师还可以挖掘音乐的形象美。通过挖掘音乐所体现的生活内容和理想,学生可以体验音乐中这些生活概念的生动性和形象美。这些方法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还可以有效地将专业学习与音乐美体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小结


音乐更多的是用来讲述和传达人们对生活的经历和对美好理想的寄托。美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格朝着更健全、更积极的方向发展。音乐作品以其强烈的情感吸引力,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对学生进行美育,使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他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更多的优势。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