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教育界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的生活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发展和环境保护。人们开始审视自然观、环境观、价值观与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应时而生。“绿色教育”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谓绿色教育,就是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相关环境课程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如数学、科学、化学等。这种绿色教育不仅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更注重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大学生绿色教育不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绿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保护环境的素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绿色行为。
二、开展大学生绿色教育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教育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计划。”这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首先承担责任,通过大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知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科学阐述了其内涵:“它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好、充满活力、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绿色教育。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如何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与自然的基本矛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和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教育,培养对地球和环境友好的建设者,对中国保持可持续经济增长趋势,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大学生绿色教育不到位。绿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融合,绿色教育的方式相对落后,这就要求高校深化改革,为大学生开展专项绿色教育。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势在必行。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限于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更包括绿色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的绿色教育,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然和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主动保护环境的做法。大学生绿色教育涉及多学科,具有极其明显的综合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综合知识储备。
3. 有利于大学生快速融入社会
“绿色”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绿色教育已成为高校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绿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和谐共处的境地。此外,大学生绿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迅速融入当今社会。人们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具有相对健全的人格,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资源与环境之间异常突出的矛盾促使人类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危机,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这不仅是行为方式的转变,也是人们绿色道德观念的深层次。因此,当今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绿色道德素质的大学生作为坚强的后盾。
三、开展大学生绿色教育的措施
1. 将绿色教育贯穿日常教育
目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但孤立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分开的,主要出现在班会或选修课上。然而,绿色教育是一个多学科、内容丰富的主题,因此,简单的课程或专业不能完成绿色教育的内容教学。它必须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结合各种因素,特别是结合资源、环境、人口等因素。因此,绿色教育的内涵应该注入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2. 建设绿色校园文化
通过绿色教育进入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绿色教育,如果通过课堂大学生绿色教育是直接教育手段,校园文化丰富、生动、开放,是大学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形式。适当布局、干净美观、环境宜人的绿色校园环境,可以在校园师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约束和培养作用,因此,大学应充分发挥绿色校园文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营造强烈的绿色校园文化氛围作为大学生绿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营造校园文化绿色文化氛围。
3. 搭建平台,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绿色实践活动
高校可以成立大学生绿色社区组织,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绿色教学实践活动、绿色科研实践活动、绿色社区实践活动和绿色公益活动,培养他们自觉实践绿色消费行为。具体来说,绿色社区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大学生参加学生会、共青团和各社区协会组织的一系列以绿色为主题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