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限


高职院校的技术伦理教学内容侧重于严谨的职业作风、诚实守信和社会责任。职业岗位的角色扮演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要求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能够同步发展。在现实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伦理似乎等同于思想教育,这偏离了技术伦理教育的初衷。技术伦理教学的教学内容缺乏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生活关怀的教学内容,注重自我约束和不良欲望的限制。


教学目标直接指向社会价值的实现,没有实现人类自我价值的内容。对于社会上的技术伦理问题,人们只从外表出发,更多地从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的角度出发。如何防止这种情况作为技术伦理教育的重点,忽视了这种现象的根源。作为规范职业社会责任的道德规范,主要是为了限制学生在未来的生产生存活动中,减少技术理性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负面影响。这涉及到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技术伦理教育。教学目标中缺乏自我价值的伦理教育环节,使得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难以从内心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


2. 师资力量薄弱,社会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开展技术伦理教育,包括穿插素质心理课程和专业课程。与技能专业教学相比,技术伦理教育只是教学的点缀。在财政投入方面,大部分支出分配给教学设备采购和软件开发。在“软项目建设”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审批中,一般是技能型专业教学项目,对技术伦理等人文方向的投入相对较少。“教师在专业发展目标上追求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占有和应用,成为‘技术型’专家;在组织管理方面,组织底层的教师受到压抑,批判性否定思维的内在方向被削弱,逐渐形成单向教学思想和行为模式,偏离人性化教学生活。”。


具有社会传统意义的职业教育理念深深沉浸在人们的骨髓中,对提高职业技术能力的青睐远远高于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追求。“技术既包括自然技术,也包括社会技术,它们都是由社会主体创造和使用的实用方法和方法体系。”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要求我们回归技术伦理本身,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教育,深入反思和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技术伦理问题。诚然,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期望是按照“技术知识的核心范畴、物理知识、功能知识、设计制造技术产品知识、操作技术产品知识”来划分的,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水平的期望。这种教育预期反过来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要求。技能教学短、平、快,效果明显,可量化,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首选。“引导和规范社会上所有从事科技实践相关活动的人,在与科技相互作用过程中消除或避免负面社会效应和安全影响”的社会意识远远不够。相对而言,技术伦理的价值和意义还没有达到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3. 教学手段单一,课程体系分离


高职院校的技术伦理教学手段一般以单向教学为主。在案例分析方面,采用一般的说教模式,缺乏内外因素等多要素。在追求高等职业教育效率和专业技能的指导下,应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伦理教学过程被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典型任务模块。通过案例加强理解,学生越来越受制,依附于枯燥的专业技术模块,技术伦理教学本身就被分离出来。单一的技术伦理知识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主动性,削弱了技术伦理在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作用。


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高职院校大力推广订单班、校企合作等模式,努力在学生毕业前确定就业单位。因此,教学内容首先要满足企业的需要。高职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将高职教育的重点更多地附加在掌握技术上。作为最理想的快速反应,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流水线式的大规模教学手段。将整体学科知识细分为各种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教学生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掌握工作技能。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快速掌握解决工作任务的能力,但综合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