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伦理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1.1 社会价值取向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业率几乎是社会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唯一因素。社会选择毕业生的标准是否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更多的社会产品或提高社会服务质量,从而作为基层领导的劳动估值。这种社会价值取向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而是淡化了对自然的责任感和道德约束。注重科技前端评价,忽视后端应用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多样化,其教育内容对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具有可扩展性和前瞻性。当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需求应注重职业技能和工作技能的培养,这是由其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对直观经济效益的追求使人们忽视了对教育起源的需求。虽然技术伦理教育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技能,但在今后进入一线岗位、实现自我生活价值和综合社会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教师注重功利主义,缺乏系统的考虑
工具理性超越人文理性已成为高职教育社会环境层面的首选,这与高职教育决策者最初设计的原始状态背道而驰。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功利主义倾向和工具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理性受到挤压。高职教育中的技术伦理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伦理问题被广泛理解甚至误解。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不可避免地以工具主义为标准,构建一套相互支持的教学实践范式。教师的教育过程也围绕生存原则构建了整个过程,教育实施也在生存实践中进行,分离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联系,导致人文情感的缺失;高等职业教育的设计、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审视和对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解决具体技能问题上,忽视了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被市场化的功利主义绑架,不可避免地实施狭隘的专业知识点教育。
1.3 在差异化教学模式下,规范化教学资源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给了教师很大的独立空间。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缺乏新鲜的技术伦理教学资源和案例储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轻松做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无限性与教师个人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得自下而上的技术伦理教育难以发展。缓慢推进的教学改革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挑战。
缺乏规范的教学资源使得技术伦理教育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缺乏客观的教学标准,受内部随机因素和外部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个人教学效果差异化过大。由于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伦理教学标准,实施技术伦理教育的教师只能从普通高等教育的技术伦理教学标准中学习。在教学内容上,缺乏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独特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技术伦理教学的效果。
2 对策和建议
2.1 联系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于技术伦理教育来说,空洞的说教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选择有说服力的教学案例,如滥用食品添加剂、技术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学生可以学会利用所学进行独立的思维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能力。
2.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和培训现有的专业教师并举,通过外部和内部渠道拓宽技术伦理专业教师的来源。让专业教师认识到技术伦理内容的教学重要性,逐步调整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施专项培训、专题讨论、教学改革、科研项目审批等形式,加强对专业教师技术伦理专业素质的指导,提高专业教师对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推动专业教师在常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积极加强技术伦理教学内容,改革整合技术伦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示范教师建设,引导教师将技术伦理思想和教学案例整合到现有的教学资源中,简单分析专业技术学习和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技术伦理问题。在实施专业技术能力和工作技能培训的同时,开展技术伦理教学环节。
2.3 鼓励教师从实践中积累教学资源
通过调整教师队伍,提高技术伦理教师的专业水平,组织一线教师深入企业岗位实践和兼职工作,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在教师下属企业的过程中,“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联系”。教师只有深入生产工作线,才能更深入地将技术伦理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总结工作实践中的案例和问题症结,教学生倾听和思考?、学生会听的技术伦理课程。
总之,通过综合改进措施,提高技术伦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需要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其他要素,包括人文结构和逻辑模式。通过重组教学范式,在新的范式条件下,技术伦理教育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收入向下一个数量级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社会目标。“努力把课堂真正建设成一个唤醒和激励持久魅力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类心灵的广度和深度,感受时代发展中知识和能力的理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