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作背景
1.台湾高等教育现状
自1945年以来,经过改革和发展,台湾的高等教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更独立的教育运行机制,实现了教育水平和办学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据统计,台湾现有的大学和独立学院(三所以下学院)―作者注)和专科学校共有162所,其中大学117所 (公立46所,私立71所) 所),31所独立学院所(公立3 所、私立28 [1]大学录取率达到97.1%[2],仅次于韩国,排名世界第二,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台湾的高等教育已经从普及转向普及,但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
问题之一:学生素质低。台湾省高校录取率高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学校多,学生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台湾省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高校面临着招生压力,只能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来招生。为了吸引学生,一些高校改制升级为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在这种几乎每个人都有大学的情况下,大学筛选人才的功能不断弱化,高考录取率高直接导致学生素质下降,进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第二个问题:教育资源的浪费。由于大学数量的激增和财政投资的不足,台湾各大学的运营资金急剧下降。根据相关数据,学生的人均资金已经回到了15年前的水平。一些私立大学不能招收学生,导致办学资金短缺,使学校难以维持,濒临关闭,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
2.大陆高等教育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近10年,大陆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1年7月,大陆共有2359所普通大学其中,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 658 占大陆普通高校总数的27.8%,大陆普通高校和学生人数为10所与几年前相比,分别增长了126%和1764%[3]在高等教育入学率方面,2002年 2011年,大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11年, 2000年,大陆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3105 1万人,入学率达到26.5%[4]大陆高等教育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总量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大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门槛的关键时期,大陆高等教育面临两大挑战。
挑战1:如何达到规模?虽然大陆高等教育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进入大众化阶段,但结合国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大陆人口基数大。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大陆高等教育的入学率相对较低。由于大学数量的限制,许多学生在经历了高考选拔后仍然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简单地说,有很多人想上大学,但他们仍然相对较少。
挑战二:如何提高质量?大陆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过渡。规模不断上升,但要满足配套的办学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许多高校教学设施紧张,管理不到位,教学过程广泛。特别是一些新的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境设计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大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合作是一种趋势
1.高等教育发展的呼唤
据统计,目前台湾每100万人中有7.1所大学,目前大陆每100万人拥有1.7所大学。也就是说,台湾每100万所大学的数量是大陆的四倍。[5]对台湾来说,大学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不高,一方面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两岸教育发展合作中,台湾大学招收优秀学生到台湾深造,不仅可以缓解岛上大学的招生压力,还可以通过招收大陆优质学生来提高台湾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地位。
对大陆来说,大陆人口多,教育资源少。一方面,可以引进台湾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大陆培养高水平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台湾足够的高等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到台湾学习,减轻大陆高等教育的压力。
2.产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大陆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转型,需要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参与,台湾大学医学、生物(生命)科学、工程IT、光电通信、物理、媒体等专业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与台湾大学合作是大陆产业升级转型中人才对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台湾省经济疲软。台湾省业界认为,要解决台湾省结构性失衡带来的经济衰退,应高度重视与内地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通过教育领域的合作激活经济领域的消费。2011年4月,台湾省经济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委员会通过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等教育产出扩大招生行动计划”,希望2014年海外学生达到9万人,在台湾省留学相关费用达到257亿元以上。[6]
3.两岸政府正在推进
近年来,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升温,成为两岸交流与合作中最活跃、最有效的领域之一,其中政府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1985年大陆开放台湾省学生报考大陆大学,2005年 2000年,大陆出台了与大陆学生收费标准相同的政策,并为台湾学生设立了专项奖学金。2006 2000年,大陆正式认可台湾省高等学校学历。与此同时,台湾也在积极促进两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2010年8月,台湾“立法院”临时通过了《陆生三法》的一些修正案,台湾正式承认了大陆41所大学的学位。次年,台湾省高校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市)招收自费生。[7] 截至2008年底,大陆298所高校与台湾108所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合作领域和层次不断提高。2001年,台湾省只有6名本科生和硕士生到大陆学习;到2003年,本科生增至574 硕士生人数增加到465 博士生人数增加到390人到2006年,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增加到721 名和523 名。[8]因此,在两岸政府的推动下,两岸高等教育合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