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中美发展过程相比,要看到成绩,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不足。与美国相比,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起步较晚,逆差严重;知名高等院校少,国际竞争力弱,特色专业建设不足;来华留学生来源过于集中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来华教育人数较少;相关法律法规起步较晚,不完善等。主要表现如下:
1. 教育资金来源单一,获得政府奖学金的国际学生比例较低。政府对国际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不仅可以减轻国际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从资金来源来看,中国教育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政府支出。与发达国家的GDP比例相比,中国的教育投资远远不够。
近年来,我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人数持续增长,2014年资助人数是2005年的5倍,增速较快。虽然2012年增速有所下降,出现低谷,但2013年增速再次回升。总的来说,中国对留学生的资助还在增加。
从图2来看,虽然自费留学生在中国的比例逐年下降,但比例一直高达90%以上,持续不下去。可见,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但仍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自费留学生仍然是来中国留学生的绝对主力军。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支出,但我国留学生奖学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增速远不能覆盖来华留学生人数。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自费来华留学,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紧张但需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2. 教育服务贸易多年来一直存在逆差。虽然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创造了许多历史纪录,但中国留学生总体比例较低,留学生收费不高,使得教育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留学人数和赴华留学人数逐年增加,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也在逐年扩大,进出口严重失衡,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人数逆差。我国留学生数量远远大于来华留学生总数,出国留学生数量明显快于来华留学生数量。2013年逆差高达377 509人,这个数字是2008年的两倍多。
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也反映在贸易金额的逆差上。近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增加,表明教育服务贸易并没有给我国经济带来预期效益。
二、政策和建议
教育服务贸易不仅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标杆。针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多元化资金来源。中国应积极鼓励和扩大全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加大留学生奖学金额度,提高助学金和奖学金覆盖面。在奖学金来源方面,除了原有的政府投入外,还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融资,积极为教育服务贸易贡献力量。
2. 放宽收费标准,提高教育服务贸易收入水平。增加教育服务贸易经济收入的最直接途径是提高来华留学生的M标准。来华留学生学费低是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成本大约是中国的两倍~5倍。建议有关部门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进行多重评价,适当提高留学生学费,弥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
3. 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理念。虽然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大学,但在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中国高校的世界知名度和教育质量也是吸引中国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知名高校突出学科特色,提高科研水平,引进优秀学科领导,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国际学生从“硬件”中学习。
4. 政府的政策得到了充分的支持。美国教育服务贸易在20年内的发展与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应借鉴其有效政策,从政策层面重视和支持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如:采取灵活简单的签证程序,简化学习程序;积极鼓励各类、各级多元化办学;支持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给予学校和国际学生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便利。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已成为许多国家创造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问题突出。为了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