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创新模式
与专业艺术教育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而是通过课堂艺术课程和课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新人才。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可以更好地解决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问题。
(1)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可量化标准
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模式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实力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理工科院校不以培养专业艺术家为直接目标,导致理工科院校学生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对艺术教育课程兴趣不高。这就要求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可量化标准,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督促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在这一点上,一些理工科院校已经开始实施量化标准。武汉理工大学要求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至少完成两门艺术课程的学分。南京农业大学要求学生至少选择一门艺术课程。通过这种明确的量化机制,提高了艺术课程的地位,加深了学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2)更新课程设置,以人文素养为基础
设计和创意教育家托马斯贝利公开批评:“为了让学生适应特殊职业,课程内容分为每个部分,只提供看似最直接的技能,忽视人文,所以未来工作需要发展整体理解和更复杂的系统知识,如创造力和创新,艺术模式将开始显示出局限性。虽然理工科院校开设了不同类型的艺术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艺术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无聊,教师水平低,教学设施不完善,使学校艺术课程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期望大多数学生接受系统深入的艺术教育是不现实的,所以更新课程尤为重要。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要确立人文素质的基本地位,加大对艺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开设能吸引学生的艺术课程,摒弃枯燥的纯理论教学,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3)加强思维训练,强调教学实践环节
为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艺术教育应积极向创新艺术教育转变。创新艺术教育不是盲目放弃传统教育,而是一种传播教育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学习,培养独立分析和自我决策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理工科大学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多是严格的学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形象。艺术教育可以使传统的学术思维与人文主义思想发生碰撞,促进创新思维的涌动。因此,理工科大学的艺术课程应增加思维培训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根据各专业和课程的实际需要,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完成的课程可以增加实践的比例,使学生能够掌握实践,并在自己的创造性学习中完成。
(4)利用第二课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不受教科书和课程设置的限制,相对灵活,对学生来说比艺术课程教学更有趣。因此,学校应鼓励各艺术协会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营造强烈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年级为单位举办艺术讲座,以学院为单位举办晚会,举办学生、教师艺术展览,举办艺术比赛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为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理工科院校要抓住机遇,抓住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传统艺术教育模式的不足,构建开放、创新、应用的综合性创意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进步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