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协调机制的现状

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强调国际性、社会性、学术性和时代性。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越来越好的要求。教育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主要动力的源泉,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领导者。


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是职能定位、机构设置、权力关系和运行机制的总称,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高等教育机制至关重要,正确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全面了解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努力建立高等教育协调机制。


1 我国高等教育协调机制的现状


我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系。自主办学和政府主导的混合管理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的普遍模式。然而,社会化管理理念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高校教育管理的依托始终是政府,而不是高校本身,因此高校的服务功能和水平无法从根本上提高[1]。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然而,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社会化缺乏质量管理和细化标准,导致高校在扩招过程中注重资金金额、校园数量、面积等单维硬数据作为发展目标,使高校“接受和输出机制”失衡,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业。


2 国外高等教育机制经验


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质不同,德国、英国和日本是高等教育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国。这种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可以协调各主体共同行使管理权。德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属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不同时期,国家会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协调两级政府的关系,充分维护州政府教育管理者的地位,确保“分权”的实现;英国教育管理的特点是政府宏观引导和学校自治,权力属于政府及其设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它们最大的作用是协调政府监管与大学自治的矛盾,促进两者达到平衡;日本采用教育体系内垂直领导与地方政府层级领导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人民素质,美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权力下放和分散经营。政府重视高等教育的立法工作。高等学校和学院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民间组织热衷于参与高等教育。社区学院发展迅速,各有各的重点工作。终身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趋势。在此影响下,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教育目标中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而且在组织结构上与其他教育表现出兼容性[2]。


3 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和完善


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过度干预,会使管理理念停滞不前,使教育失去灵活性。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改革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步骤。政府需要积极转变管理职能和角色,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向有关教育部门下放更多权力,扩大高校自主办学的话语权,通过服务高校而不是管理高校来支持学术自由。高等教育管理的重点之一是权力分配。高校要与政府平等对话,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适当放权有利于激发高校和地方发展的活力,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要有效实施改革创新,必须加强教育立法,严格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并严格执行一定的执法程序。2、省级教育部门要转变职能和管理模式,遵循高校发展规律的原则,建立咨询、信息服务、财政拨款、协商相结合的教育机制。三、建立若干权威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发挥协调和缓冲作用,不仅发挥教育部门的监管作用,而且逐步扩大高校的自主权。


此外,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严重统一,不利于自身的进步和创新,限制了均衡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努力推进高等教育体系纵横多层次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社区学院的合作与发展,完成培养人才的使命和服务地方政府的责任。


4 结论


要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协调机制,政府、高校、各界人士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不断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找出弊端和漏洞,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机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步步稳定、扎实的基础,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