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学科教学的必要条件。毕竟,在大学专业学习阶段,我们应该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来上课。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就要通过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来学习。其目的是为未来三年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逐渐疲惫不堪,静物桌上几乎没有人画静物画。邀请的模特也被无限夸大和变形。不能说里面有什么造型基础。他们盲目地思考新颖独特。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学生们成为了这种模式的传承者。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逐渐忘记了坚持传统绘画,甚至少数坚持传统绘画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会怀疑自己的绘画是否过于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加入了没有基础的行列。我们也习惯性地忘记了关注基础教育,不断思考如何创新和改变。使传统绘画逐渐衰落,就像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失去或被遗忘。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就应该追求稳定、简单、自然的人物造型动作。在每一件作品中,人物都被赋予了更强的气势和活力,追求人物的整体感和结构感,摒弃了鲜艳的色彩和琐碎的细节装饰。他们强调古代艺术的简单性,尽力克服对装饰的放纵欲望。然而,在当前的艺术基础教学中,为了创新,学生们不断在画面上添加新颖独特的画面,这使得画面显得浮夸乏味,找不到主体,也没有传统绘画的影子。
是的,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艺术也在发展。艺术的基础教学和其他基础教育一样,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不断的发展变化。然而,坚持传统绘画的基础训练不是循规蹈矩,而是传承传统艺术。就像做房子的时候打基础。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让地板更高。其实教学内容也涉及到绘画基础的训练。但是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却没有考虑到。如今,很多高校在进行艺术教学时并不重视教材的使用。仅凭想象力,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很多学生的作品倾向于平面化,缺乏体积和空间的概念,缺乏画面效果的厚重感。高校确实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文化、创新和审美,以及绘画技巧和艺术知识的教学。
二、教学模式的变化对传统艺术认知的阻力
近年来,由于高校艺术教育教学过于传统化,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艺术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观点呼声很高,反响很大,引起了很多高校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随着教学体系越来越普遍,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大大提高,绘画方法越来越新颖,绘画材料越来越丰富,不仅限于铅笔、油画水彩水粉等材料,而且由于教学方法越来越繁荣,但传统艺术教育,学生盲目寻找突破,思考如何使他们的画面与其他学生不同,主题和绘画方法更加新颖和独特,但在整个画面中找不到传统绘画的影子,对于绘画技巧、点、线、表面、结构和组成、透视和空间、明暗和色调的概念,这也是中国艺术教育的损失吗?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有两面性,所以当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作用时,我们不妨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来看。
1.积极的影响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旅程,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本世纪艺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 21世纪初,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更新特别快,网络宣传也在上升,人们接收新信息越来越快,所以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正在更新,新教学体系的实施扩大了学生的思维范围和能力,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播放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作品,讲解艺术大师的艺术精神,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感受大师的艺术作品,感知大师的艺术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对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2.负面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艺术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化,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变化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其优势,否则不会持续这么多年,但现在的状态是注重创新和创造大大超过绘画创作,传统绘画技能远远消失在脑海中,找不到传统绘画的影子。学生们的思想已经慢慢地忘记了传统的绘画方法,这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来说不是一种悲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