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中国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


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正式提出。从“一带一路”的角度看,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合作提高了汉语的地位和吸引力,汉语已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外语的重要选择。


据统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51个国家建立了134所孔子学院和127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国际学生的水平也越来越丰富。


二、中国教育面临的困境


1.海外汉语教育的现状。海外汉语教育面临着文化差异造成的碰撞和差距,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国家政府重视不够、缺乏汉语教师、教材适用性强、教学方法陈旧、生源不稳定、资金短缺等。为此,中国政府做出了各种努力,积极派遣教师和志愿者支持孔子学院,而“中国寻根之旅”为海外华人青少年开辟了了了解中国的门户。


2.来华留学的学生学习适应情况。来华留学的外国人生活背景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不适应留学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是生存适应,主要是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二是跨文化交流或适应;最后是学习适应,适应中国的教育和管理。


如何缩短留学生与中国人的距离,让他更快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激发学习汉语的热情,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三、加强民间文化交流的意义


民俗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俗”的记载。这里的“风”是指古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春秋时期,君主通过“观风俗,知得失”。


民间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形成了民族的深刻心理积累。民间文化承接古今,内外交流。积极深入了解当地民间文化,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将海外汉语教育与当地民间文化相结合,编写符合时代内容的本土化教材,培养适应当地文化的教育模式,对促进汉语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四、如何加强民间文化交流


广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2016年10月,南宁东南亚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举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郭熙教授就中国传承的现状和前景发表了精辟的讲话。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等国家高校的院长和教授对中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广西华侨学校是中国五所华侨学校之一,也参加了会议。该校大部分留学生来自东南亚国家,现有高中生班和语言班,约200人,大部分来自泰国和老挝。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学校除了对外汉语教学和基础教育外,还积极加强与留学生的民俗文化交流。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整体行为。所有的民俗都离不开身体实践。要加强民俗文化交流,必须亲身体验民俗。


广西侨校与留学生的民俗文化交流体现在以下四点:


1.高中学生部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增加民间文化课程。根据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编写了一系列高中学生的校本教材,包括汉语、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开设中国文化、地理、书法、音乐、绘画、武术等与民间文化相关的课程。为来华东盟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生活环境,尽快适应中国的教育、文化和习俗,了解中国的国情、地理和历史,进一步弘扬中国的民间文化。


2.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建设了具有东盟特色的东盟文化广场和建筑。在宿舍、教室、图书馆、办公室等走廊上张贴中国美德和励志名言,在文化走廊上制作了东盟国家花卉和民俗的精美图片。还要求学生在教室里出版中国和东盟的文化和民俗学习园,图片和文字都很丰富,很有特色。比较中外文化,学习各国先进文化。


3.校园文化活动非常丰富。举办汉字写作比赛、中国画展、中国经典诗歌朗诵比赛、外国人唱中国歌曲比赛、讲中国故事比赛、烹饪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形式,增加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和竞争力。学校根据不同的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如中秋晚会。学生们制作PPT,吃月饼,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每年4月中旬,学校举办泼水节,庆祝泰国和老挝的新年。学生们给老师献上花环,在脸上抹粉,穿上漂亮的国服,跳起充满异国情调的舞蹈。在饮食文化交流中,中东风味的饮食令人垂涎三尺。端午节做的粽子、清明节做的五色糯米、过年做的饺子,加深了中外对这些饮食文化的交流。


4.组织学生参观校外旅游,观赏中国名胜古迹,了解中国风土人情,更好地学习“活”民俗文化。学校组织留学生参观具有浓厚民俗文化氛围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孔庙,带学生参观广西柳州三江县。走进侗乡,你可以看到风格独特、结构精美、雄伟壮观的侗族风雨桥和鼓楼。侗乡的年轻女孩穿着民族服装,唱着迎客歌,跳着原汁原味的舞蹈,邀请客人喝自制的甜米酒。留学生们住在木楼里,不仅亲身体验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忘了回来。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华侨大学体验营。留学生参观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等北京历史遗迹,参观泉州、厦门客家土楼,体验闽南风情。在参观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习汉语的信念和决心,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


五、结论


民间文化与中国教育相辅相成。它帮助中国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领导下,以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和教育国际合作为目标,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做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人。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