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指导,坚定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如今,高中生正处于网络时代的信息社会。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方便多样,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强,打破了教师的传统权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认同和确定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树立绿色消费的重要性,笔者用情景再现法展示了两组完全不同的图片:美丽的未受污染的家园和污染的生态环境,学生们在观看后非常感动。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不仅是个人的私事,也直接影响到生产行为和良好社会生态氛围的形成。再比如,在学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课时时,笔者收集了一些视频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如长江洪涝灾害、北京沙尘暴等。学生看完生动的视频资料后,仿佛身临其境,深刻认识到人类破坏环境的后果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唤醒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刻理解,我专注于课堂上的公共伤害事件,并对学生进行了环境预警教育。事实上,一些影响广泛、危害严重的重大污染公共伤害事件是来自自然界的建议,可以及时穿插在讲座过程中,如非典、禽流感等新传染病事件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这些事件的发生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不可分割的过度扩张造成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我们不应该过度要求自然,随意践踏自然,否则我们将受到自然的惩罚。通过环境警示教育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产生了环境危机感,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也出现了。
在教学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我专门设计了一些生态焦点辩论话题,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辩论。这是生态焦点辩论法。比如在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让学生争论“先消费好还是滞后消费好”、“高消费是高质量生活吗”、“勤俭节约是否过时”;在学习财税时,让学生争论“是否应该征收消费税”、“是否应该征收排污税”;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让学生争论“市场调控和宏观调控谁更重要”;在学习“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时,让学生争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根本对立”。
以上方法是作者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常用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抓住机遇,及时适度,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总之,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长期不懈努力,研究新形势,采取新方法,抓住课堂内外的最佳时机,以扎实有效的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