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素质参差不齐,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基本配备专门的学生管理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按照教育部《高校学籍管理办法》和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管理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通过运用情感感染、威信、暗示、期待等相关知识和积极的心理因素来影响学生。辅导员的教育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的成败。因此,认真研究和提高辅导员的教育影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辅导员教育的影响力是什么?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影响是指引导、启发、激励、转化或改变他人思想和行为的力量[1]。辅导员的教育影响是指辅导员在与他人(主要是学生)的沟通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这个概念隐含着几层含义:1:、辅导员的教育影响主要是指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2.、在使用工具或载体方面,辅导员以自己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赋予的权力对学生产生影响。3.、从影响过程的角度来看,这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辅导员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之一。4、在角色形式上,辅导员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吸引力、驱动力和控制作用。
二、辅导员教育影响力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并不局限于企业管理领域。任何有领导行为甚至可以说,只要有人际交往行为,其理论的指导作用都得到了突出。行为科学研究指出,影响力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组成[2]。在教育领域,辅导员与学生是指导与指导、管理与管理、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因此,行为科学中的领导者影响理论也适用于辅导员,即辅导员的教育影响力是辅导员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也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方面。
权力影响由社会(组织、群体)赋予个人的地位、地位、权力等因素组成,主要取决于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地位权力”或“地位权力”,其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服从、被动。也就是说,因为有人担任某个职位,有相应的权力,作为下级,不能不接受他的领导。由此可见,虽然权力的影响能使人产生服从感和敬畏感,但对人的影响和激励只是暂时的、有限的,只是随着人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无限增加。非权力影响力不是由外部力量、外部附加的权力形成的,而是由自身的素质和行为形成的。它主要由人格因素、知识因素、人才因素、情感因素等组成。这些因素使人感到钦佩、信任和亲密。在其影响下,受影响者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为真诚、模仿和积极、自觉和自愿的接受。因此,非权力影响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无限的。
对辅导员来说,权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职业地位和资质因素上。所谓职业地位因素,是指组织赋予其一定权限所产生的影响。所谓资格因素,是指辅导员的经历和资格所决定的社会地位对学生的一定影响。这些都是辅导员发挥权力影响力的基础。如果说辅导员的权力影响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非权力影响力是其基本条件。作为辅导员,我们不仅要依靠权力,还要依靠个人品格、能力、知识和情感来不断加强和扩大我们的教育影响力。这样,它的良好效果就超出了权力的效果。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辅导员)个人对年轻人灵魂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是什么样的教科书、什么样的趋势、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不可能被取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表明,学生通常以榜样模仿和替代学习。学生的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辅导员)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辅导员)的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为,在辅导员的教育影响中,非权力影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起决定性的作用,而权力影响的大小受非权力影响的限制。因此,对于辅导员来说,关键是要努力提高其非权力教育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