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经历了“学校联系”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推进“班级联系”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最新的政策方向来看,班级联系也被列入当前的主要工作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在《2020》中,将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作为重要目标。
作为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更多的社交软件逐渐开始解决教师在使用班级硬件设备时的资源共享问题。目前,WEB3.0概念和IM,Blog,RSS,VoIP,Wiki,SNS等软件开始逐渐进入教育资源软件领域。随着班级项目配备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更新,新的学习行为、资源使用习惯和资源使用行为促进了教师对许多教育软件的需求。
在网络资源使用的背景下,一线教师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资源搜索和资源下载,并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教材、版本、学生、学校)参与资源建设,已成为许多教师的需求主张。
2005年,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首次提出“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英国学者乔治·西蒙和其他人认为,共享和网络学习是相关主义者的“学习社区”(LearningCommunity)“它提供了基础。他们还认为,学习社区和关联主义中提到的实体(Entities)具有共同特点:鼓励分享各种观点,也可以建立不同信息源的社区之间的联系。中国学者张浩峰、李春燕在相关主义指导下提出了四种网络资源和网络学习社区建设策略:培育一个或多个中心节点;保持各节点之间的顺畅联系,明确信息表达;确认信息的有效性,促进有效信息的循环再生。
节点可以指任何实体,无论是个人、组织、社区、设备、数据库等。,而连接是这些节点之间的关系。信息流和共享是网络资源的特点,也是维持学习网络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这个知识丰富的社会中,我们并没有将所有知识的内部认知处理任务卸载到知识网络中。通过实施有效的学习和资源积累,可以通过单个界面提供和整合资源。这就是SNS教师资源的个性化应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