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任何社会都必须从事生产才能发展。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职业教育是基于社会生产建设需要培养生产建设人才的教育。生产力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各级人才。人才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需要相应的社会人才结构的支持。在大工业之前,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使个体工匠能够承担生产的所有环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生产系统和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导致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分工,进一步发展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别,从一开始就承担着为社会生产建设提供技术后备力量的任务。可见,生产力是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不仅存在于手工业和工业社会,也存在于当今的信息技术社会。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可谓史无前例。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结构和人才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应用型、运营型、服务型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教育部职业成人教育司、江苏省教育厅联合调查了中国经济发达的江苏、江苏工业园区、江阴及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结果表明,即使是高新技术企业,职业学校毕业生仍是员工的主体,这一比例达到48%。目前仍吸收大量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企业越大,技术密集型企业越多,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就越高。中关村是中国的高新技术园区,但博士、硕士只占7%左右,本科生占2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占48%。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司、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对全国2084家企业进行抽样调查。52.8%的技术工人是中专、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对这些企业“十五”期间人才需求的预测是,技术工人比2001年增长了3.69个百分点。目前,高技能技术工人在各地都很受欢迎。深圳、广州等地公布了劳动力市场指导价,高技能技术工人的价格高于硕士生。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技术工人,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什么是人才”、企业在“如何用人”等人才观念上已经开始成熟。毫无疑问,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职业是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征。自人类社会分工以来,职业教育自始至终服务于劳动者择业的需要,为劳动者的就业、幸福、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它在降低职工就业门槛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目前,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变化阶段。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停滞不前或增长缓慢。其次,工业部门的产业构成也在发生变化。纺织、钢铁、采矿等一些行业的作用日益减少,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等一些新兴产业日益发展。这种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和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在工业之间或行业之间的变化对就业岗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新岗位不断产生,旧岗位不断消失。可以看出,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已经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必然会导致人们就业的频繁变化。美国劳工部的一项研究预测,20岁的年轻人将在未来的工作时间内改变职业和工作6-7次。这些情况表明,一个人一生固定在一个行业或岗位上的时代即将消失。目前,我国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社会成员逐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社会人员的就业需求也必然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涵提出新的要求。使职业教育不再仅仅针对一个就业岗位,而是针对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越来越明显。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是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服务业和小型私人高科技产业。据保守估计,2000-2010年,中国需要9万到1万个就业机会。知识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受过良好教育和掌握先进技能的公民。高水平的教育和技能水平是知识经济的基础,职业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产业要求的高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