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入,也给近年来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就业市场不规范,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初期离职率特别高。虽然大约80%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愿意在前线工作,但相关专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并不乐观。学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我国职业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对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职业学校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政策措施、学校培训和家庭个人。
第一个原因是社会环境和政策措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人力资源开发中仍有忽视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倾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措施不够,导致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被忽视了,许多中国人认为这种教育是用来培养工人的。事实上,我们的经济建设不仅需要高科技和高素质的人才,还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这是我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石。目前,我国进入职业学校的适龄学生不到40%,远低于发达国家。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在薪酬和晋升渠道上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保障。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环境和工资与初中毕业生没有太大区别。在我校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半的毕业生因待遇低、对个人发展不利等综合因素而选择离职;同时,仍留在原单位的毕业生中,很少有人得到晋升或晋升。
重学历教育的现实也导致了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大幅下降,这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大学,极大地调动了家长和学生选择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成为学生选择的劣势。根据我市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平均入学成绩相差不大于100分,相差不大于400~500分。目前市场上一些用人单位也表示,基本上不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原因除了单位自身的需求外,主要是担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是职业学校培养的原因。目前,一些职业学校正面临“结构性失业”。一方面,一些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相应的工作;另一方面,许多技能职位长期空缺,没有人关心。这些空缺的职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一些现代服务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当前职业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发现学校学到的知识没有用处;在一些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中,三分之二的用人单位认为专业课程或技能教育是职业学校最薄弱的环节。第二,由于传统观念,很大一部分家长不希望孩子将来从事服务业。比如我校酒店服务和服装技术专业每年最多招收一两个班的学生,而数控、机电、建筑专业的学生每年达到新生人数的一半。三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体现在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走普通高等教育的路线上。学生在教室里上理论课的时间比较多,动手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这些学生在上岗前需要在用人单位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
第三,是家庭或学生自身的原因。受社会环境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看不起职业教育或技术工作。目标定位不准确,现实往往与预期相去甚远。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制造加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去一线岗位就业。此外,目前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也相对脆弱。在上述313名换工作的毕业生中,除了工资待遇低、对个人发展不利外,47%的学生对单位性质不满意、工作强度过大、人际关系紧张、单位所在地过远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