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完善“他律”,倡导“自律”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贯穿于教育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学生规范和日常纪律,使学生熟悉并满足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激励机制;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行为氛围,形成健康的舆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通常需要有意识的实践和实践来形成。有了严格的他律,教育者的内在自律应该得到补充。鼓励和倡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造条件,学生可以理解在实践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二)从日常生活细节人手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之”、“不扫房子怎么扫世界”的重要启示是成功从日常生活细节,具体到学校教师和教师共同关注“细节”,及时使用表扬和批评、肯定和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让学生真正“从我开始,从小事开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因材施教,正确运用教育手段。
由于家庭环境、个性和遇到事情的性质和程度不同。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不同。对于具体的对象和问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积极教育,严格警告,或感动,委婉灵感,或活动矫正,经常使用集体力量监督。因人而异,努力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4)认识到教育过程的重复性、曲折性和长期性。
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加强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定型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人们很容易被外界诱惑,失去对良好习惯的追求。因此,要采取不同措施加强意志,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信念,以人格的完善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和境界,使行为习惯从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终达到自由型。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个性,个性决定命运”。大学必须注重习惯形成教育,注重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面对当前高校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必须注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当前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