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教育质量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建议。
教育质量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永恒主题。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本文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规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迅速扩大。~2009年11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人数增加5.29倍,研究生人数增加6.06倍,高校学生总数增加5.33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虽然有学者认为,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教育质量不能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的质量观来评价,但必须用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相适应的多元化质量观来评价。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特别是大学领导和教师认为,由于短期内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生均教育经费逐年下降,办学条件紧张,生师比例不断上升,最终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1、教育经费不足
大规模扩大高等教育,增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与可供资源的差距。1996年,高校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财政教育资金占高等教育的80%。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呈多元化结构,其中财政教育经费仅占4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1998年国家对高校生均投资6775元,2006年为5869元,比1998年减少908元。考虑到10年期间物价上涨,生均教育经费约为1998年的一半。这说明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远低于GDP的4%。虽然高校扩张已纳入国家计划,但有关部门并不承诺按照原标准给予财政拨款。许多大学的招生规模已经扩大,但政府的教育投资并没有随着大学的扩大而增加,甚至相对减少。面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缺乏教育资金阻碍了教育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教师的供应,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2、办学条件紧张
为了满足扩大规模的需要,高校在扩大招生后正试图增加对教育资源的投资。然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硬件设施投资严重滞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如校园面积不足、学生密度过高、基础设施不足、学生人均份额较少。对教学的影响取决于学校原有的教学仪器及其使用情况,对于教学仪器设备短缺的学院,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和设备投资的相对减少,教学实验条件将进一步恶化。基本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教师的情况并不乐观
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教师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更不用说高素质的教师了。学生扩招,教师也必须扩招,否则质量不会得到保证。同时,高校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和聘用机制决定了教师精力和时间的主要方向。对教师的衡量主要取决于其主题水平和数量、学术论文数量和发表的学术专注,导致高校教师频繁申请主题、发表文章,教学能源不可避免地减弱,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4、生源质量发生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然而,扩招是在录取分数下降的前提下实现的。进入大学的学生已经从过去几所中学的优秀学生变成了大多数成绩普通的学生,所以录取的学生的质量可想而知。而且,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扩招政策实施时,整个高中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教育质量远未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扩招直接导致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同时,在招生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各类招生并行(如特长生、艺术类、专升本、定向培养等)。),导致高校生源条件复杂,基础参差不齐,使得教学组织实施和学生教育管理更加困难。因此,高校扩招后,扩招人群的素质在某种意义上呈递减趋势,不能不影响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