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校音乐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思想和爱国情操

1、高校音乐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思想和爱国情操


从高校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来看,许多作品可以看作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资源,充分发挥其内在情感力量。无论是中外古今音乐作品,还是现当代音乐作品,都充满了赞美祖国的激情。例如,在国际音乐宝库中,波兰伟大音乐家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这部作品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独立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达了肖邦的反抗意志和爱国激情。整首歌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愤怒、兴奋、悲伤和失望。通过技巧和曲调的结合,肖邦听到坏消息后表现出内心的痛苦和绝望。经过多次调整,他终于回到了C小调的结束。全曲乐句之间的强弱交替,是肖邦心中强烈抗议、呐喊、叹息的交替。贝多芬也是一位有着深厚爱国热情的音乐家,他创作的交响曲《悲伤》、《命运》、《英雄》等都是反映人们斗争中英雄气概的爱国作品。在中国音乐作品的宝库中,充满爱国情怀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包括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保卫国家的英雄、赞美建设国家的辛勤劳动等。这些歌曲旋律雄伟,抒情优美,节奏生动有力,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的壮丽,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醒他们为祖国服务的使命感,从而达到培养爱国情怀的目的。通过开设音乐欣赏课,让大学生广泛接触这些音乐作品,他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道德情怀的影响。


2、高校音乐课的审美效果有利于净化当代大学生的灵魂


从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来看,通过欣赏爱国音乐作品,培养爱国情怀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不容易接受简单的说教和理论灌输,甚至有逆反心理,不愿意听书本上的一套真理。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美的精神享受,是声音与情感的融合。它的功能不仅是消除工作紧张,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促进情感交流,放松心情,想象一些美好的东西,快乐身心。


3、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组织和欣赏音乐爱国作品,大学生可以抵御“西化”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进一步认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无疑问,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不良社会思潮趁机入侵大学校园。由于当代大学生年轻、经验浅、缺乏社会经验,难以区分是非,严重受到“西化”的负面影响。他们中的一些人经常问老师:“为什么中国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实行多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诚然,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些思想困惑,需要多方面、深入、细致地解决问题。其中,笔者认为,通过开设音乐欣赏课,特别是让大学生欣赏音乐爱国作品,结合深入讲解等教育指导工作,无疑可以对大学生抵御“西化”思潮的不良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热爱祖国为荣,以伤害祖国为耻,坚决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自觉维护国家来之不易的稳定和谐。


四、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努力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


应该看到,近年来,由于社会不良氛围等因素的负面影响,高校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努力学习,不进步,混合文凭混合工作思想、考试复制、毕业论文复制等严重现象。对于这些问题,高校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来纠正它们。作者认为,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风格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通过音乐课组织欣赏相关的音乐爱国作品,如《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和《长江之歌》唱:“……我唱每一座山,我唱每一条河……”等等,让大学生在这些歌声中,表达深刻而简单的爱国情怀,感受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立足岗位、奉献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国情怀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五、结语


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表明,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道德情操,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和高尚品行的重要课程。充分发挥音乐欣赏课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用优美的音乐,特别是爱国主义音乐熏陶大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培养一颗炽热的爱国主义心。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