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意识是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意识、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它是公民选择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它包括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主要包括权责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和现代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公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享有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义务,并能够将这种认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的一种教育。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公民意识的缺失已成为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未来民主政治生活的主要参与者。作为时代的主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领导者,其公民意识决定了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效。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和现状,探讨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1.1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应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公民有更高的公民意识。通过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可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重新审视自己的主体地位,吸收现代文明最基本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实现现代转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和社会公民,要发展自己,实现人类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概念的现代化,因为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概念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应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公民,这是大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发展的基本要求。


1.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公民意识教育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公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法治国家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宪政基础。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已成为任何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需要更多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作为历史的驱动力。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应该具有现代公民意识。


1.3是应对世界趋势的必然选择。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面对这一趋势,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将公民意识内化到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已成为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的核心任务。“中国的公民社会建设也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它深刻地理解了时代精神的本质和现代内涵。虽然“公民社会”首先产生于西方社会的经验、实践和知识传统,但它具有超区域和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和价值,可以为我们使用,但也应该使用,尽管这种采用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应对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2.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分析


虽然我们需要关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但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并不乐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仍面临多重困难。


2.1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效果差。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课堂教育,特别是当前的理论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公民意识教育严重失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实践层面也缺乏,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2大学生正确公民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然而,现实是,社会和家庭指导的混乱和失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力度。目前,许多大学生在社会上接触到了更多的负面信息,各种不健康的社会思想往往会影响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同时,一些大学生在家庭中接受的公民意识启蒙教育不够,甚至只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和责任,对国家和他人缺乏关怀。


2.3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主体性和自觉性。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大学生能否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我需求和行为准则,在成长过程中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教育者往往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采用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按照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


3.选择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方式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效率取决于正确路径的选择。面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困境,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完善教育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


3.1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除了系统的学校理论教育外,公民意识教育还需要增强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公民生活体验,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公民教育的新领域,拓宽大学生成长的空间。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取得实效。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传递爱心、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培养青年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重要平台,经验证明大学生只参与社会实践,更真实地理解和理解自己的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律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培养公共精神,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一代”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宝一代”的志愿者行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2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本身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家庭作为公民意识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成长氛围,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成长;社会应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良好的宣传,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榜样。学校应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系统的理论教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开展必要的公民意识实践活动;此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日常自由生活空间,越来越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在公民价值和道德教育领域的协调和整合,努力朝着系统、科学和完善的教育目标迈进。


3.3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还应考虑学生的主要因素,注意学生的人文关怀。除了必要的外部教育外,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的提高还与自我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因此,大学生自身应注意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水平。


简而言之,当代大学生作为公民文化素养较高的特殊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和发挥主导作用的先进群体,培养和提高公民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成熟。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