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实现职业院校与产业的对接,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为企业提供稳定合格的生产者和建设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永恒的活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提供保障。
校企合作创新是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桥梁和纽带
校企合作创新的内涵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资源,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加快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互利、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佳、同步、高水平的系统匹配。协同创新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综合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在培训基地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教师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一直紧跟企业技术的发展。国家在教师新技术培训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根据设备、技术、成果、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实际供需,在政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下,校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校企双向有序流动。
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功能主要是弥补高校缺乏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企业缺乏创新成果,利用高校先进的实习培训设备、教师研发能力和企业技术应用能力,面对市场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衔接。同时,努力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职业院校、工业和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协作创新平台,职业技术教育深入融入行业企业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训质量,整合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经营实践经验,为小微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促进区域人才教育培训和交流。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搭建了桥梁。通过这个平台,高校和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利、利益共享,共同开展行业研究、科研和技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产业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要。
3.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的战略
3.1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开拓校企合作领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建议建立健全政府领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和文件,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期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产业优势和高校优势,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新领域。一是可以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联系和组织企业参与人才培训计划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制、考核方法和考试标准的制定、人才培训质量评价、兼职教师培训等。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总结部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二是完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通过校企合作教育平台,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企业和学校各自的责任,实现高职院校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专业与岗位、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同步,逐步形成互补优势、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合作模式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合作、深度整合。三是开展校企合作机制研究,拓展校企多元化合作渠道。高职院校各专业可以开展广泛的研究活动,深入征求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意见,也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人员参加校企合作研讨会,为校企合作提出建议。四是实施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创造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各专业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渠道,开展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联合开发课程、横向研究、教师企业培训、兼职教师等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提高合作质量。
3.2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根据校企合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各高校应充分调动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合作各方的积极性,规范校企合作,深化产教结合,保护各方权益,实现共同发展。一是在遵循校企合作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完善集团运行管理制度建设。从不同角度规范校企合作,确保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促进集团成员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二是完善“校企合作产业园”管理体系建设。学校应制定《校企合作产业园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校企深度整合产教对接,实现双赢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完善二级学院人才共育管理体系建设。学院应制定《二级学院管理办法》、《学院校企合作工作方案》等制度,形成完善的二级学院人才共育培养体系。四是完善培训鉴定和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学院应遵循“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的理念,在培训和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建设中,理顺学校机制体系,制定继续教育培训学院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从体系建设、标准化运行、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学校行为和配套政策。五是完善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在对外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学院应制定《教研项目管理办法》、《校企合作产教》?完善科技服务激励机制,形成专业教师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的良好氛围。六是完善“校政企”三方联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校政行企”多方联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学院应完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专职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培训条例》等文件,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为“校政行企”多方联动合作渠道探索和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4结论
建立有效的监控反馈和改进机制,积极建立多元化、全过程、校企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形成人才培训质量信息收集、反馈和处理监控机制,改革人才培训综合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训质量稳步提高,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