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在京津冀教育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一是深化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需要突破现有的制度障碍,围绕区域经济、循环经济、新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实现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资源整合。以完善合作机制为保障,加强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宏观管理,落实中等职业院校办学主动权。探索从国家宏观角度建立高层次合作协调机制,由行政机构规划,由学校自主办学,面向社会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打破区域政府行政障碍,杜绝吃饭现象,形成中等职业教育步伐,协调发展合作模式,促进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交流和特色创新发展。加强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合理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等关键因素,客观科学地评价绩效考核指标,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适度调整协调发展重点,大大提高协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二是优化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出台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等法制建设,为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创造外部环境。在协商统一的框架下,京津冀地区制定了三方认可和约束的区域法律法规,在遵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形势的基础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平台。在京津冀教育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实现政府行政部门、中等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职能定义,重新定位教育资源配置、经营模式和利益分配。政府不断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搭建合作平台,创建合作载体,共同推进中等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企业主动与中等职业院校结婚,为其提供实习培训基地,选拔熟练工匠担任中等职业院校实习指导员,积极参与中等职业院校高校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等工作。中等职业院校积极寻求建立与企业双赢合作的长期机制,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和工程结合模式,利用企业场地和先进技术设备设施的优势,提供提高实践能力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专业氛围。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参照企业的一些激励机制或方法,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实习培训学生,提高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构建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互利共赢体系。深化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京津冀中等职业院校的广泛合作,优化教师的能力结构和水平,努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更高效的平衡互利共生效应,构建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效互利共赢体系。注重京津冀地区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引进和创新,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创新,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信息数据库,促进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科学制定招生就业、技能人才培养、交流互聘专兼职教师、区域教研、区域培训基地建设、合作办学等领域的协调发展合作规划,积极开展各领域协调沟通,真正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协调互利共赢发展。


四是注重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合作效果。注重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合作领域的协调和实际运行效果,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和中等职业院校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多项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协调规划,落实细节,准确开展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定期组织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论坛,开展人才培养、人才交流、教学科研联合申报、科研成果推广、网络资源数据共享等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培训中心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断完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协调推进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结构和类型结构,实现中高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之间的有效衔接与沟通,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准确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特点,深入研究,探索新的合作方法和方法,加强双赢发展。


京津冀教育的协调发展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等职业教育要主动出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大势,积极寻求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契合点,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思路不断创新改革。在京津冀教育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布局规划、统筹协作,调整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功能,优化资源结构,优势互补,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形成Y、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布局,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