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微媒体舆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外在影响

1、微媒体舆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外在影响


(1)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影响


在微媒体的背景下,信息共享逐渐淡化了大学生对教师权威的认可。通过自主选择信息,大学生逐一摆脱了大学生信息的劣势。同时,教师在传统教育过程中的信息优势也受到了威胁和挑战。由于微媒体的教育形式更受大学生的追捧和关注,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改进和调整[1]目前,大多数传统教师不仅缺乏对新媒体的认识,而且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扩大了教育团队与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增加了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度。


(2)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认知和情感的影响


爱国主义一直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要求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凝聚人们对社会思想、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的信心更为重要。[2]同时,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和情感也相应淡化和动摇。微媒体信息的复杂化导致网络上出现相应的负面消息和反动势力。在一些重大事件中,会出现故意扭曲事实的现象,甚至放大传播事件的负面影响,通过微媒体进行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负面报道,从而达到违法目的,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开始质疑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动摇对党的热爱和信任,淡化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2、微媒体舆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挑战


(1)挑战教育者的权威性


随着科技革命的日益增强,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微媒体的出现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舆论领域。长期以来,教育者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诸多优势开始被动摇,这也极大地挑战了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威性。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教育工作者的地位一去不复返,微媒体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爱国主义知识、感知社会脉搏的更重要渠道。与学生等教育对象相比,教育者的单向信息优势开始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获取爱国主义知识、获取和感知社会重大事件和信息、表达相关观点和情感等活动,大学生只能在这样一个高度互动、即时性和高强度开放的平台上完成,教育者在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优势和解释权开始动摇,教育群体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这些教育者的优势。


(2)对旧教育方式产生影响


对于当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各校教学的主要途径有两种。第一种课堂教育方式是以教师系统地教授爱国主义知识为主要支撑。第二种方式是社会实践。在这样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其教育理念是“全面教育”、“全面教育”和“教育过程”,灌注理论,引导学生心理,接受学生心理咨询,通过实践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尽管在当今网络信息环境的影响下,上述培养方法和方法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微媒体仍然大大削弱了教育者筛选和控制教育内容、监督和引导媒体舆论的能力和权力。任何学生都可以从微媒体获取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实时传播。这使得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失去了单向优势,师生的教学和实践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


(3)对理性爱国主义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平台的不断更新,网络民族主义势力准备搬家。其民族主义的心态和情感表达非常极端,并强烈期待着对公众舆论的影响。[3]其不当言论在微媒体上肆意传播,极大地释放了几何效应,对大学生的情感、爱国主义信仰和情感产生了重大、消极和不利的影响。


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瞬时理解和判断以及广泛延伸的思想感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冲突。面对微媒体上大量的网络极端民族主义言论和思想,这种矛盾将相当明显,并不断加剧。爱国主义的概念和表达爱国主义的方式多样化,是大学生生理生理发展阶段最明显、最直接的反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需要长期磨练才能最终形成。可以看出,在微媒体的重大影响下,信息传播和共享的速度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舆论很容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仰和情感产生干扰。在此背景下,科学、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已成为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