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缺乏大学生诚信的主要影响因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不仅是个人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总的来说,大学生的诚信是好的、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缺乏诚信的现象,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诚信道德水平,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缺乏大学生诚信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良好、积极,但个别学生的行为也令人担忧,表现出一些不诚实的行为。综上所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生活、经济、就业、网络道德便利确实令人担忧。如此令人担忧的诚信缺失给大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高违约率”影响银行助学贷款的发放;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加,精神疾病增加;学校管理负担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诚信教育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二、缺乏大学生诚信的主要影响因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诚信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效益原则导致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滋生,淡化了一些人的整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甚至有些人为了满足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出现了一些不诚实的社会现象,没有得到应有的遏制。


2.高校诚信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


目前,高校缺乏诚信教育意识,诚信教育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考虑。同时,高校诚信教育内容单调枯燥,过于理论化、原则化。教育方法以说教为主,形式主义严重,对学生情感培养较少,缺乏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能够真正转化为实践并发挥指导作用的成果并不多。此外,高校对学生的诚信管理不到位,个别教师言行不一,道德素质的破坏也成为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


3.家庭教育不到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晚,润物细无声”。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诚信意识淡薄,只知道要求,不知道承担应有的责任。


4.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下降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不完善,思想不够独立和坚定。他们缺乏理性思考和分析选择的能力。他们很容易把观察和理解的负面社会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方向,放下诚信,选择妥协和让步。此外,一些大学生自身责任感和自律意识不强,人格不健全也是缺乏诚信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个人行为的一般规律是最大化个人利益,追求利益是人类行为活动的强大动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可以降低自己的诚信标准。


5.缺乏诚信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诚信教育约定较多,约束机制较少。由于缺乏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不诚实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诚实人民的利益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不诚实行为的发生。对于高校来说,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是保证诚信的防线,突破其行为应受到相应的惩罚。然而,我国高校还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诚信监督体系和诚信信息查询体系,也没有诚信奖励体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经济行为也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三、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途径


1.优化诚信的社会环境


只有在法律制度和现代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社会要积极重构道德制度,倡导和实践诚信道德,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政府要出台完整的法律法规,遏制社会不诚信行为,坚决打击以权谋私等一些不良现象,鼓励诚信单位和个人。同时,要宣传良好的诚信主题活动,让全体公民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的社会风尚。


2.建立健全诚信评价奖惩机制


高校应将学生个人诚信评价的结果与综合评价、评价、入党选拔、学生干部选拔、毕业生推荐就业、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等联系起来。同时,学生诚信评价水平也应进入学生个人档案,供用人单位参考。


2.1发挥家庭作用


除了社会和学校,家庭也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关心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诚信意识。二是家长要时刻注意言行,为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从小受到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是对其他一方教育效果的淡化和破坏。全社会要共同努力,积极倡导高尚的道德风尚,约束不诚信行为,为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认真思考高校诚信教育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诚信教育的途径,培养一大批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