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学校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知识与文化相结合的“全面人”


文化的本质是“人性化”,这本身就包含了对教育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以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把它们联系起来,统称为“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而且创造了文化和文化背景。可以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没有文化,没有教育,至少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文化价值判断与选择、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从教育精神的角度来看,即教育的最终关怀。


(1)加强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实现人道主义与人文化的教育


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知识或技能的片面工具,而且需要具有美德、健全心理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培养人的可持续性。因此,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措施,即加强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实施教育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化。教育人道主义是以人道主义为教育指导方针,教育人文化是加强教育的文化内涵,使教育过程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进行[8]。学校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还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要渗透、充满文化氛围和共同的文化追求。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也要作为动词来理解,文化要在学校教育中激活。只有实现道德与智慧、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潜力、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实现人类追求的生活质量目标。


(2)教育与文化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促进人类健康均衡发展的作用


康德曾经说过:“有两件事,我们思考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充满新鲜的敬仰和敬畏:我心中的星空和道德法则。”[9]。“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要求的反映”[10],现代生存的疏离和道德错位使人们缺乏精神交流,人们成为纯粹的利益交换和竞争,由于缺乏道德信任和真诚的道德感动,诚实的道德品质消失了。在这样一种现代的社会道德情况下,“道德不是内生于生活,有利于生活,实现生命价值的行动方式,而只是物化生活中不重要的伪装饰品”[11]。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承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中说:“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的繁荣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基础。对于历史文化特别是祖先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对待,有遗弃地继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特别是自觉实践能力,引导人们渴望和追求道德、尊重道德、道德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追求美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康德认为道德教育是基于普遍的道德价值,而不是道德约束,它只是人类普遍价值观的道德关注和尊重,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作为绝对价值和最终目的尊重[12]。教育要以尊重的态度和方式引导人们实现意志的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自由意志,运用自己的理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自我立法,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在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时实现自己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改变。普罗泰戈拉说,如果教育不深入灵魂,就不能在灵魂中生根发芽。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深入,教育工作者接受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而且随着互联网和其他公共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无处不在的入侵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年轻人主要依靠他们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在这种社会现实中,学生道德素质、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学校教育、网络信息、影视故事、流行歌曲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科学的审视和思考。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包括:科学理念,即思想教育者应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并应用于教育活动中;科学精神是指用科学内容教育学生;科学的方法,即思想教育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进行。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