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纲要”课程
虽然课程已经开设了几年,但许多大学生仍然认为“中国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历史课程,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不仅仅是基于它所描述的内容或课程的名称,而是基于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了解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为加强“大纲”课程功能和教师建设,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增“中国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明确中国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基本任务,将“大纲”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历史教育研究纳入学科研究范围。从本学科的增加、研究范围和“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来看,“纲要”课程是一门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想政治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模式、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四种多样化。“四个多元化”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它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活力,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纲要”课程是向学生传播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渠道和地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社会和生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逐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使青年学生在混乱复杂的信息时代区分是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同时,也为那些决心从事历史研究的年轻人奠定了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核心的历史理论研究方法。
总之,当前“纲要”课程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实际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纲要”课程的性质和定位,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教学任务;二是实现“纲要”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纲要”课程要开展“国史国情教育”和“三选必然教育”,必须同时开展科学历史教育;三是实现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因为唯物史观教育可以为高校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科学历史观在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教材信息简单、抽象、重复性高,基本线索单一,为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设置了几道无形障碍。
“纲要”课程包括中国近现代160多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历史发展规律。如果涉及的内容信息量太大,不如说太简单;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相比,应该说重复的内容更多,导致许多学生认为中学已经学到了知识,现在没有必要再学习,在意识形态意识中无意中建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培养的无形路障;从“大纲”教科书内容的编辑和安排来看,基本线索高度集中或单一,难以找到科学历史观的清晰叙事分析思路。因此,当前“大纲”教科书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养的需要。
2.2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信息量大,难以承担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的重任
高校是我国社会唯物史观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课程是我国高校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与“纲要”课程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相反,目前“纲要”课程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中的“纲要”学分和课时最少。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大纲”课程安排为36个课时,教师很难在书本内容多、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更难组织有效的唯物史观实践教学活动。现实中,“大纲”课程的教学要么是教师为了赶时间而教学,要么是在高度压缩的“大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压缩和剪裁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以面对课时紧张的现实;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践教学安排,要么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参观革命遗址或纪念场馆,充当实践教学活动。
2.3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和培养自身科学历史观的兴趣
如上所述,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许多教师注重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对历史观点的评价,削弱了课程的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大纲”课程的热情;再加上大班教学、概念、实践、观点记忆考试,许多大学生在考试前,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通常几乎忽视了课程的存在。可以说,目前现有的教学方法降低了本课程的有效性,无法实现“大纲”课程的教学目的。
2.4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科学历史观教育目的不明确
目前,一些教师缺乏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明确教学目的,甚至忽视了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纲要”课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一些教师经常坚持教科书中的一些过时观点,对近年来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讨论和新论点充耳不闻;一些教师对唯物主义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更喜欢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现代史领域的一些偏离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