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纲要”教学

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角度,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创造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强调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的教义,而是客观的方法。“纲要”课程的教育教学必须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价值,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唯物主义史观认为,社会的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可以积极地反映在社会的存在中。社会历史是一个客观的辩证发展过程,基本的社会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人民是促进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人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大学生要想有科学的历史观,仅仅从哲学理论书中学习是不够的。要加强对“纲要”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逐步具备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首先,“大纲”教师必须加强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深入研究。“大纲”课程的内容仅从一个时间跨度就有160多年,涉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知识体系。如此乏味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很难清楚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大学“大纲”课程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不仅要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合理解释历史,而且要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合理解释当今时代的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大纲”教师应从时代的新高度理解和解释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断丰富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特点,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大纲”教师应注意识别和批评历史虚无主义。“大纲”教师应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认识到真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步,也是利用历史唯物主义批评其他不正确历史观的前提。在“大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非科学性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生学习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利用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分析历史发展趋势,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最后,要利用网络加强“纲要”课的唯物史观教育。网络教育在观念、方式、方式、范围等方面推动了传统教育的转变。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在网上学习和收集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提供了很多便利。“纲要”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开展一些关于唯物史观教育的主题活动;一些关于唯物史观的教育活动可以纳入校园网,也可以开设网络论坛,在网上传播一些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作品或影视,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知识,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从唯物主义历史教育的特点出发,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探索唯物主义历史教育的有效途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以此为指导,正确认识历史教训和经验,最终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