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
(1)新媒体素养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数字技术时代,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娱乐等必不可少的接收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年轻的大学生已经成为新媒体最热衷的接受者和用户。如今,大学生应该有能力认识、理解和批评新媒体,就像他们有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样。新媒体素养已成为每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2)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内涵的理解
新媒体信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了图像、色彩等直观信息外,还有一些潜在的信息内涵、价值取向等需要观众仔细体验的信息。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穿透新媒体传播的表面信息,解构信息背后的信息价值取向,科学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新媒体信息,从而给予礼物和选择。
(3)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成长
新媒体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为他们接收和传播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由于新媒体信息的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在新媒体传播中,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媚俗、低俗的传播内容通过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大面积、快速传播,对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新媒体充满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对其身心健康成长有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存在问题
(1)对新媒体的深度依赖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都是90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成长。他们对新媒体非常熟悉,日常接触时间长,频率高。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渠道。此外,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新媒体信息的需求更加强烈,不再局限于新闻娱乐,更注重知识和思想领域,更注重信息互动。这说明大学生高度依赖新媒体,逐渐疏远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极不利于引导和构建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2)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作为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通常可以熟练地使用新媒体技术,对各种信息载体有良好的了解,熟悉引擎搜索,习惯于在线阅读,并具有良好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但他们对获得的信息的判断仍然非常有限。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大学生对媒体的表达和构建能力缺乏足够的警惕,容易混淆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看不到信息背后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一些错误甚至扭曲真相的信息,甚至盲目地煽动谣言和不良信息的传播。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新媒体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媒体的出现降低了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门槛。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拥有自己的媒体平台,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还可以传播信息和互动交流。大学生是使用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主要群体。他们有积极表达的意愿,有维护个人话语权的意识,但有些人缺乏责任感,网络道德失范严重。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往往引用、转载、复制、抄袭网络信息而不加注明。虽然有些学生能够意识到这些行为的潜在危害,但他们的行为自律性较差。
三、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路径
在数字技术时代,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到路径。首先,高校要加强新媒体素养相关内容的教育。2007年,美国ISTE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素养模式,强调“学生应该知道并有能力在不断发展的数字世界中有效学习和生产力生活”,这种模式的提出无疑对高校新媒体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更加重视新媒体素养的培养,结合国内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现状,开设相关课程。课程形式应多样化。根据专业层次,课程内容应注重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在新闻或计算机课程中加入新媒体素养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新媒体素养教育。
其次,高校要利用新媒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校园BBS、班级QQ群和飞信群是大学生重要的校园信息、约会和休闲娱乐平台。它们是学生、学生和教师、学校和社会之间信息交流的配送中心。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校园BBS、班级QQ群、飞信群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帮助大学生积极获取有效信息,发布有价值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在互动中选择、分析、评价信息等新媒体素养。此外,微博和微信以其丰富的信息和快速的使用而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然后,高校可以利用官方微博开发与学生交流的新领域,引导他们以易于接受的方式有效利用新媒体学习和生活。
最后,高校应重视新媒体实践教育。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为大学生创建一个新的媒体实践平台。例如,通过建立协会、组织媒体访问、媒体实习等方式,鼓励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实践操作。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新媒体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机制,从而提高新媒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