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政府积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现实意义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评价体系的重要评价子要素,不仅是检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实施公平的教育制度和政策,不仅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加速器”和“孵化器”的作用,对社会阶级分化和有序流动起到“筛选器”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稳定器”和“平衡器”的作用。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何拉斯·曼声称:“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其作用远远大于其他人类发明。”因此,现代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公平的发展,各国政府在制定教育制度和政策时都以公平理念为首要价值取向。


接受教育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每个公民的宪法权利。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了努力满足人民教育的目标,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关注农村、偏远、贫困、民族地区,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进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2]因此,探索我国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的深层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稳步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的责任,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积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现实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就提出了“实施普通免费国民教育”,并将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进行了探讨。从毛泽东的“教育为工农服务”,邓小平的“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到江泽民的“努力提高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平”,再到胡锦涛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历代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发展,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不同的探讨。


首先,政府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客观要求。现代政府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不仅是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不平衡,大多数中西部地区仍有大量的家庭和人口没有摆脱贫困。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教育中,即教育的不公平。政府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成为成年人;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有未来和希望;对整个社会来说,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全国素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政府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协调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4]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教育不平衡发展问题的改革目标,是从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做出的战略决策。党的最终教育目标与共产主义对人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少数人在享有权利时不得享有特权。目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仍存在不平衡,不利于我国公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作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不仅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也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最后,政府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是解决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据上海教育科学院相关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500万适龄儿童未完成初中教育,其中近200万人未完成6年小学教育。严重的“辍学”现象似乎“自动放弃”了辍学者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本质上是剥夺了“失学者”的权利。二是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困难。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近1.5亿,大量农村流动儿童在学习途中遇到困难。学龄农民工子女240万至360万。他们中只有少数人有幸进入教室,大多数人失学或辍学。第三,城市贫困家庭难以维持孩子上学。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加剧,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和方法就是政府积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