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件:“在全日制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和工具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方位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1、明确课程定位,树立大语文观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我们将其定位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和沟通能力。具体来说,一是通过对作家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和辨析,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目的;二是通过认识各种应用文字的写作要领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写作水平;三是通过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和文字交际能力。由此可见,本课程既人性化,又具有工具性和审美性。
在语文教育理念上,坚持文化语文观和大语文观。明确“文学就是人学,语文就是生活”。笔者将原有的“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综合性“大学语文”――包括“大学人文语文”和“大学应用语文”在内的人文教育核心课程立体教材教法体系,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主要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学特点,努力避免高职教育重视应用而忽视人文修养的可能性。突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重点。
二、修订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案
(1)教学内容修订原则。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明确定位于“专业素质+语文技能”的培养。对于文化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注重提高“人文精神+语文能力”的培养。
(2)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在平时的评价中,注重活动和项目作业的评价比例。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课后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
三、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
在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注重语文能力培养、注重专业素质指导、注重人文精神建设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尝试进行信息化教学,这是与传统教学相比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特征,涉及到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不再保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取、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跨学科的真实任务)。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承担着自学的责任,通过异质协同作业和自主探索,积极构建知识。以舒婷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为例谈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我们拓展了诗歌写作的背景,即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内容,介绍了朦胧诗的核心特征,欣赏了朦胧诗代表诗人顾城的《一代人》、《远近》、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等经典篇章拓展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诗歌,欣赏了《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的音频,朗诵了配乐,从形象分析的角度选取了反映诗歌内容的图片,加深了对诗歌内容和内涵的理解,更准确地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如果不是在信息环境中,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它大大扩大了课题教学的容量,增加了密度。课后,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讨论,还可以通过主题学习网站、在线课堂、E-mail等网络工具与其他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BBS、微博等广泛的网络媒体方式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分享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在信息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精心制作了大学语文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实施中逐步修改和完善。旨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发教学资源,构建新的汉语教学模式。
四、落实校本要求,开展有效教学
(1)先学后教。采用“任务导学、合作助学”的教学模式,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单,按照“课前预习”――课中交流――课后反馈分为三个步骤来分解学习任务。结构课堂遵循“任务交流、目标明确、小组合作、互动改进、实践巩固”五个环节,在提高汉语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选课:采用捆绑教学法,重拓展。比如在讲解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时,我们会讲解她的《我很重要》、《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紫色人形》等章节结合在一起,总结了毕淑敏散文的风格。让学生阅读余秋雨的《平静地看生活》、钱钟书的《论幸福》等文章引导学生珍惜幸福,过上幸福的生活。
2.口语交际课程:采用情境教学方法,注重实用性。例如,在解释和倾听对话内容时,设置求职面试情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言的能力。
3.应用写作课:采用案例教学法,注重实战。例如,在解释申请书和求职信时,我们分别列出了正确和错误的文章案例。并进行了相应类型的写作练习。
五、加强实践教学,创建语文课堂
通过活动促进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是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语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引导部分学生写百草家园老年传记,走近老人,走进人生书籍,向智慧老人学习生活方式,向长寿老人学习生活技能。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发建设与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服务百草家园老年公寓的文化养老模式相结合,有效解决“教学做”一体化问题,将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老年人传记的写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学院课程设计的五项标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采访前集体讨论,达成协议,然后明确任务分工,实施访问任务。最后,对访问材料进行评估和选择,形成最终传记。学生是主体,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人传记是我们送给住在百草家园的老人的礼物。老年传记是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教学成果的新探索、新形式。老年人传记是“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集中体现。老年人传记为学生提供生活理想和信仰教育的真实材料。
(2)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或组织与汉语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并将活动内容纳入评估计划。
(3)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读书节”活动。读书节持续了一个月,包括电影欣赏、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书籍推广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文化校园的建设。
(4)为了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指导学生社区活动,如信息系文宇文学学会的指导教师;参加全市学生大学辩论比赛的指导。
打造大型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素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